陳鶴琴先生曾說過“游戲是幼兒的生命”,游戲具有發展身體、培養高尚道德、能使腦筋敏銳、為休息之靈丹四方面的價值,應該成為兒童教育的主要方式。建構區作為班級區域里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它為幼兒創設了探究數與量,并提高空間意識與幾何概念知識的機會,這兩方面是幼兒期數學發展最重要的標準。建構活動同時也融合了造型藝術的審美與創造,以及工程、技術的運用與組合,是孩子們首選的活動之一。
為了使教師更好地掌握建構材料的使用方法和技巧,提升對建構游戲的指導能力,推進建構游戲開展的有效性,使建構游戲真正成為幼兒喜愛并能有效促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游戲,下淀中心幼兒園開展了“解密建構區”系列教研活動。
前期——理論學習 夯實基礎
建構游戲的意義、建構技能的種類、建構游戲的價值和組織流程、建構游戲的指導策略、教師如何進行建構游戲的觀察評價,帶著這些問題,戴主任帶領青年教師以《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0-8歲兒童學習與環境創設—建構區》、《學前兒童行為觀察》、《區域材料清單》專著、材料為指導,大家認真傾聽、積極討論、實際操作,走出“自我”桎梏,審視自身的教育實踐,喚醒專業自覺、激發成長內動力。
觀摩開始前,每位參加活動的教師都拿到了教研組提前設計好的任務單,其中詳細的從區域設置、材料投放、幼兒參與性三大方面,以及區域環境設計合理、主體積木豐富、開放式輔助材料、中大班幼兒記錄與表征、主體滲透與幼兒搭建五個側重點提出評析細則要求。
走近區域 悟教育智慧
觀摩反思 促進步
隨后的研討活動中,老師們根據同年級不同班級的材料的投放、收納整理、教師角色定位及介入時機等提出疑惑,隨后年級組進行小組討論、梳理、反思、分享。
通過本次沉浸式教研活動,大家探討了從豐富中型主體積木材料入手,提供更具代表性的特色建筑圖片,以提高幼兒經驗水平豐富建構作品類型,以解決各班搭建水平大同小異、無突出特色;在材料的提供上,教師要考慮不同材質、大小、形狀的積木,而輔助材料的提供也可從生活中的廢舊材料收集,能有效提高幼兒的參與度等問題。
解決的策略只是提供了一個通道,實踐過程更是一個多元的、漸變的、螺旋遞升的過程。期待老師們在將來的建構指導中,將幼兒自主搭建、命題搭建、靈活搭建等形式合理運用到每天的建構游戲中,為幼兒提供不同的表征形式與展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