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試結束了,鹿灣小學的老師們似乎比以往更忙乎了,每一學科試卷分析細致到了每個孩子的每一項的成績,從而找出每一項得分的成功與失敗的原因。發現了薄弱的學科,老師們在相互交流的同時及時提出了一些改進補救措施。
教三年級數學的郭老師是一位本學期剛走上講臺的大學畢業生,能力是有的,但自己感覺在教學中卻使不出勁來,王忠校長親自帶領有經驗的老師深入課堂,聽課評課,講解示范。
在教學面積單位時,王忠校長、黃岳老師、馮書玲老師連續用兩天的時間親自幫助這位青年教師分析教材設計教學環節,走上講臺,示范一遍,兩遍三遍,不厭其煩,不放過每一個細小的環節,從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的認識,幫助這位青年教師。
從第一階段的測量課桌的面積實際問題出發,引導學生在測量交流的活動中產生統一面積計量單位的心理需求,引出學生對面積的認識;到第第二階段介紹一平方分米的含義,感受一平方分米的實際大小,初步學會用平方分米做單位,直接計量面積;,再到第三階段介紹平方米的含義,感知一平方米的實際大小,一步步的教學環節,幾位老師都是親力親為,而這位青年教師也很努力認真地聽著老師們的講解、指導。
每位教師都有別人的可學之處,郭老師又到一年級教室去聽黃岳老師的課,從老師的一個眼神、課堂上快速的組織教學、教學語言及神態,慢慢的感覺到了三尺講臺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