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生命是一場遇見。教學研討活動也是一場遇見,因為夏天,詩意綿綿;因為走心,回味尤甘。本周二,棠張鎮實驗小學迎來了本學期又一次的教研活動。本次教研活動分為三個部分——優秀作業展示、課堂教學展示、主題研討。
優秀作業展示:
葉圣陶先生說過:“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作業書寫反映孩子的學習態度,作業質量反映孩子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為進一步加強學生養成規范書寫,及時改錯,注重積累好詞好句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生對書本、作業本的保護意識,我校各年級語文教師嚴格篩選學科優秀作業本、對優秀作業進行展示,希望通過優秀作業的展示,激勵更多學生向好習慣靠近,營造同伴間互相學習、你追我趕的良好氛圍。
正如哲學家所說:當量變達到一定程度,突破事物的度,就產生質變。質變又引起新的量變,開始一個新的發展過程。語文的提升在于日積月累,我們應該注重生活中點點滴滴,將一切感同身受記錄下來,細細品味語文的魅力。
課堂教學展示:
本節課堂教學展示,是由趙靜老師為我們帶來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課前,學生的精氣神、豐富的古詩積累就讓我驚嘆。課上,趙老師的揮灑自如更讓我感到震撼:五年級的古詩課竟然可以演繹得如此精彩。對于五、六年級古詩教學,課標提到: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作品的情感。趙老師緊扣“借景抒情”以詩解詩,入情讀,對比讀,拓展讀,古詩中的蒼涼、壯麗之景,思鄉懷國之情,殺敵報國之志自然地呈現在課堂上。教師的靈動、課堂的厚重搖曳出語文古詩課的詩意之美。好一堂厚重的課!
主題研討:
本次主題研討共分為兩個環節——針對趙老師的《秋夜》進行評課及研討“如何提高學生的審題力”。老師們聽課時專注認真,大到整體架構,小到細枝末節,都等捕捉到并及時記錄。評課時,老師們對優點不吝贊美;對不足,一點兒也不含糊。最重要的是,老師們的表達有條理,評論有根據。一位優秀的老師背后肯定有一個優秀的團隊,一個優秀的團隊必能成就一個個優秀的老師。教研就如教育,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多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而在研討環節,老師們聚焦討論,破解疑難。談到提高低年級學生身體能力的方法時,竇老師結合自己的教學提出了觀點:“要求孩子在讀題時及時圈畫關鍵詞,如要求填寫正確的序號時,題目中的‘序號’便是關鍵詞,對孩子要求要具體”,五年級組也指出,“在平時做題時,可以讓學生通過大聲朗讀、輕讀、默讀來理解題意,鍛煉學生讀題能力”,其他年級組也積極參與到研討中,各抒己見,大家沉浸其中,受益無窮。
本次教研,我們邂逅了一堂厚重的課,一場走心的研討,也讓我們生命中有了一次詩意的遇見。
撰稿:賈晗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