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增加學生食品安全知識,在購買食品時要進行選擇和鑒別,提高學生食品安全自我保護能力,培養學生從小講衛生、不買零食的好習慣,使學生安全、健康地成長。9月27日下午,單集鎮黃集小學舉行了食品安全教育主題班會。
班會課上,班主任精心準備,向學生講述了發生在身邊的食品藥品安全故事,以及如何正確看待食品安全等問題,并要求學生盡可能地在家吃好早點,杜絕購買校外三無食品等。
班主任特別強調了十大垃圾食品:一油炸食品,二腌制類食品,三加工類肉食品,四餅干類食品,五汽水可樂味食品,六方便類食品,七罐頭類食品,八話梅蜜餞類食品,九冷凍甜品類食品,十燒烤類食品。班主任一一分析其危害,并告誡學生盡量少吃或者不吃。
學生在了解食品安全的危害后,教師又教給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加強食品安全意識的做法:
1、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后要洗手,防止病從口入。
2、不到沒有衛生許可證的小攤販處購買食物。
3、選擇新鮮和安全的食品。購買食品時,要注意查看是否有腐敗變質。要查看其生產日期、保質期。不能買過期食品和沒有廠名廠址的產品。
4、食品在食用前要徹底清潔。生吃瓜果要洗凈。
5、盡量不吃剩飯菜。如需食用,應徹底加熱。
6、不吃霉變的糧食、甘蔗、花生米(粒上有霉點),其中的霉菌毒素會引起中毒。
7、飲用符合衛生要求的飲用水。不喝生水或不潔凈的水。最好是喝白開水。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通過此項活動的開展,豐富了學校師生的食品安全知識,提高了食品安全意識,增強了自我防護的能力。讓我們一起行動,健康生活始于點滴,食品安全從我做起,每“食”每刻,安全第一。
通訊員:陳潔 審稿人:周萬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