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不斷提高學校語文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給教師們一個互相交流、探討、展示教師自我風采的舞臺。本周,語文組教研活動如期開展。
聽,這激昂而富有情感的讀書之聲,正是宗老師班的同學們在朗誦《少年中國說》。宗老師講授《少年中國說》這篇課文,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老師的引導,理解了課文內容,體會到了“少年中國”和“中國少年”之間的聯系,悟出了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整堂課上學生跨越了時代的障礙、歷史的障礙、語言文字的障礙,直接抓住了文章的精髓,也牢固地完成了學習的目標。
張平老師和訾曉敬老師執教了《圓明園的毀滅》一課。
張老師以圖片導入本課,在設計“圓明園輝煌的過去”這部分重點內容時,張老師老師抓住了課文中三個評價圓明園的句子:“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它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我國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讓學生依序朗讀課文內容,提出問題,在讀中思考、想象。
兩位老師在講到圓明園昔日輝煌和毀滅時,都適時利用新穎的視頻及圖片,讓學生更直觀了解到圓明園眾星拱月的布局、風格各異的建筑以及珍貴的歷史文物,激起了學生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之情。通過昔日的輝煌和慘遭毀滅的對比,學生的心靈受到強烈震撼,在愛恨中增強了民族使命感和責任感。
課后聽課教師們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討自己在此次聽課中的收獲與感悟,提出了課堂存在的不足。本次活動形成了濃郁的教研氛圍,達到了共同學習,共同提高的目的!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