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實驗”提出 “一個沒有閱讀的學校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同理,一個沒有閱讀的老師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每一位教師都應是充滿生命活力的個體,是持續生長的源泉。34附小的一年級組教師們在工作之余不忘充實自己,共同閱讀《窗邊的小豆豆》一書,并積極分享自己的所想所感。
《窗邊的小豆豆》作者黑柳徹子也就是小豆豆在成年后經常想起巴學園、小林校長對她的影響。故事主人公小豆豆是個剛上一年級的小女孩,小腦瓜里總是有各種千奇百怪的想法。所以最后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后,來到巴學園。“巴學園”有著與眾不同的校長,第一次見小豆豆,校長就微微笑著聽小豆豆不停地說了四個小時的話。沒有一絲不耐煩,沒有一絲厭倦。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漸成長為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 小林校長堅信:無論是哪個孩子,當他出世的時候,都具有優良的品質。
有著多年教學經驗的馮元元老師分享道:在書中她更尋求到了一名老師在看此問題時反思到的關于教育的一些契機和方法。善于教育孩子的教師、校長,會善于運用欣賞的眼睛發現孩子的每一個值得肯定的地方,用激勵的語言讓孩子感受到被承認的愉悅。
年輕教師表示,《窗邊的小豆豆》其實是一種理念的體現,雖然這種理念不可能一下子被社會理解并接受,但是我們所要學習的并不是小林校長做什么,我們就學什么,而是要學習他教育孩子的出發點,學習他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精神,學習他能夠放下身架與孩子做好朋友的魄力。作為教師的我們,一定要不斷的給自己充電,不僅僅是專業知識上的,還有師德方面的,只有擁有高尚的品德才能教育好學生,才能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教育學生!
閱讀不僅能提升個體的知識素養,還能在閱讀中收獲良好的求知習慣、豐富的精神世界、開闊的視野、理性的思維和學習的動力。本次活動中,一年級組的教師在閱讀中感悟,在分享中體會,更會在實踐中反思,始終走在學習的路上。
撰稿人:楊婷玉
審稿人:秦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