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徐州市公園巷小學英語組全體教師再次開展了針對“雙減”背景下如何進行“公園英語校本作業”設計,促進“學科育人”的研討。
教師們首先學習了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 《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簡稱《意見》,即“雙減”)?!兑庖姟诽岢觯∪鳂I管理機制,作業布置更加科學合理,分類明確作業總量,提高作業設計質量,加強作業完成指導。全面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如何優化作業設計減輕學生課業負擔,讓每一次作業都成為學生的期待呢?學校英語老師從多方面著手,開拓出了一條減負提質的作業變革之路。
作業是教師診斷學生學習情況,反饋教學效果,調整教學內容與方式的重要依據,同時也是學生理解、應用學習內容,提高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
帶學生脫離題海戰術、讓作業不再重復低效、枯燥乏味,真正讓作業發揮應有的效果,釋放學生的學習激情。
形成標準,促進持續發展
英語老師采取集體備課、討論的方式,設計出了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基礎常規作業、彈性和個性化作業、發揮自主能力的特色作業。根據年級不同,學生學習的內容和深度也不同,每個年級都有個性化定制作業:
以學校生態化教育“關注每一個學生,綻放每一朵鮮花”理念為引領,集體研究學科作業內容和數量,優化設計,提高效能,作業設計多層次。學校一直把作業研究作為校本教研的重要內容,從育人功能、科學設計等方面,提升教師的作業設計能力,確保作業的設計、布置與評價做到“三符合、一滿足”。作業內容多樣態。在作業內容上一直堅持科學性、選擇性、趣味性和探究性的原則,將五育巧妙融合,既減輕了作業負擔,又讓學生在多元的知識內容中,體驗實踐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