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30日,為進一步弘揚尊師重教風尚,激勵立德樹人擔當,徐州市小海燕記者梁蘇國記者采訪了學校獲得“彭城恩師”稱號的董芳老師。
董老師用真情容納每一個學生,不論其優劣,所以她深受學生和家長的喜愛、尊重和信任。她是我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她在工作中全力以赴、被老師、家長、學生稱之為“美”的教師。
對學生:真情容納—不論優劣—細心關愛—耐心引導
2017年帶的三1班,雖曾是最不讓人省心的班級,但她用教育的智慧、工作的勤奮,對孩子的愛與陪伴,讓班級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接手班級后,她給班級立班規,守班規,讓孩子們有了規矩,有了好的行為習慣;給班級孩子上好每一節班會課,開導孩子們的思想,讓他們有正確的思想意識;給孩子們真摯的關懷,從情感上感化他們,讓他們明事理、懂感恩。孩子們向善、向真、向美,整個班級像一個溫暖的大家庭。班級榮獲“區文明班級”。
她是一位關愛學生的“媽媽”。幾乎將所有的愛與陪伴,都給予了孩子們。特別是對于留守家庭的學生,更是厚愛一分。在她帶過的一屆學生里,有一名學生因為家庭原因,一度產生厭學情緒。一次,在上交的作業本中她發現這名學生流露出了消極情緒。董老師通過認真了解得知,原來這名學生是由于家庭條件差,父母關系不好,負擔不起學費和生活費,才有了這種消極的行為。對于這件事,她深感自責,總是責怪自己工作不夠深入,工作沒有做到位。考慮到這名學生家庭的實際情況,她馬上將情況向領導匯報,并積極幫助這名學生申請到了一筆學校教育助學金。
對工作:響應號召—率先垂范—交流支教—不斷充電
董芳老師是一名市區級的小學數學骨干教師,自2015年8月始,她響應上級教育部門的號召,主動申請從棠張實驗小學到偏遠的牌坊小學交流支教至今,均以滿腔的熱情、十足的干勁、驚人的意志力、頑強拼搏,創造性的開展工作。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牌坊小學史無前例的成績。
董老師經常利用業余時間不斷給自己“充電”。閱讀各類教育教學書籍、參加各級各類學習培訓、教學競賽;撰寫教育教學反思、進行科研課題研究。同時還帶領一批新教師徒弟,教導和引領他們如何帶班、如何處理學生偶發事件、如何完成課堂教學。是徒弟們的好導師。
俗話說:一分耕耘,一份收獲。
在交流的五年中,她負責的牌坊小學數學教研組,被評為銅山區優秀教研組,她本人也被評為區級優秀教研組長。申請的兩個十三五大課題《鄉村小學“卷入式”校本教研機制的建構研究》《勞動教育背景下的“桑蠶文化”校本課程的研究》分別在市級結題、省級立項。她訓練全校學生參與的“三操一舞”“五禽操”比賽獲得區級四個一等獎。訓練的校“啦啦操”隊、男女排球隊分別在區級比賽中獲得二三等獎。
她本人先后獲得市優秀教育工作者、青年良師、學講先進個人;區優秀園丁、帶頭優師、優秀班主任、優秀德育工作者、優秀心理健康教師、文明班級等稱號。教學上還先后獲得市小學數學優質課一等獎、省小學數學微課三等獎學、市一師一優課一等獎、多次區數學優質課一等獎。所帶的不同年級的數學成績多次在區、鎮級檢測中獲得第一二名。
小草是最美幸福的,它把綠色獻給了春天;鮮花是最美幸福的,它把圣潔獻給了大地;董芳老師是最美幸福的,她把愛獻給了一群活潑可愛的學生們;和董老師一起工作的青年徒弟教師徒弟們是最美幸福的,因為董老師悉心教導、樂于助人的工作精神,在影響著他們,讓他們在工作中且行、且思、且走、且遠。
撰稿:郜雪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