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的全省生態環境教育培訓班上,鼓樓生態園小學代表徐州市進行了經驗交流發言。徐小環帶著大家一起,看看這所生態主題學校。
鼓樓生態園小學坐落于九里山下,近鄰植物園,校園生態環境良好,生態資源非常豐富。學校里開心農場、桃李春風種植園、荷花池、假山池塘等為生態教育奠定了基礎。得益于良好的生態環境,學校開展的生態教育也緊緊扎根。
鼓樓生態園小學生態環境教育遵循學生為中心的原則,從三個問題“你了解我們學校的生態環境嗎”“你發現我們學校的生態環境存在什么問題”“你想解決哪個生態環境問題”切入活動,帶著這些問題,全校同學走進校園,認識校園生態,尋找并嘗試解決校園中的生態問題。“保護生物多樣性”是校園生態環境管理項目中最熱門問題。項目從鏈接基礎課程、開發項目化學習課程以及研學活動三個途徑去展開進行。
低年級的學生受到年齡限制對生態了解不深,在老師的引導下結合科學課程的學習開展活動,旨在形成“愛護自然愛護生命”的意識。比如“小鳥喂食器”這項活動,每到下課時間,同學們常常看到小鳥停留在樹枝上,于是想到制作小鳥喂食器,這樣既可以讓小鳥停靠在上面又可以給小鳥提供水和食物,同學們將愛護生命的意識付諸到行動實踐上,認識更深刻。
還有給小鳥“安家”活動。學校在建設之初就在樹上為小鳥安了家,但是細心的同學們發現小鳥并不愿意住進學校建造的鳥窩里去,于是引發了同學們思考“為什么小鳥不愿意住進去呢”“鳥兒喜歡什么樣的家”“我能不能為鳥兒重新設計制作一個新家”,在這項活動中,學生需要考慮鳥兒的生活習性去合理推測小鳥可能會喜歡的家園,然后進行設計制作。可以看到,最后一張圖中的這個小朋友奇思妙想,選用綠色的樹枝建造的鳥窩幾乎與環境融為一體,還有的小朋友,觀察了真實鳥窩的樣子,用細木枝和稻草為小鳥搭建了一個新家。
中高年級的同學對于生態有一定的學習和了解,開展活動更深入一些。向日葵保衛戰是學校生態教育一個精品項目。項目由來也是基于一個真實的情境:學校的開心農場種植了許多向日葵,某一天,同學們發現,向日葵上的蚜蟲災害嚴重,于是產生一個迫切的需求:“消滅蚜蟲,保衛向日葵”。有的認為噴灑農藥可以達到目的,有的同學認為農藥會污染環境,于是想到能不能利用蚜蟲的天敵瓢蟲來對付蟲害呢?他們展開了探索和研究,通過觀察監測瓢蟲蚜蟲種群數量的變化他們發現,混合釋放不同齡期的幼蟲,才能保證不間斷地控制蟲害。其中參與這項活動的陳思翰和李玟嫻兩位同學還就這份研究成果撰寫了一篇科技論文:《以蟲治蟲——蚜蟲的生物防治》,獲得徐州市科技創新成果獎。
每年秋天,學校的許多果樹相繼成熟,非常誘人。去年,學校把這些果實委托給了六年級的同學們。他們采摘下這些果實,策劃了“校園果實展銷會”,和全校師生共享甜蜜的果實。從研究食譜、規劃展銷攤位到設計宣傳海報招攬顧客,同學們全程熱情滿滿。
蝴蝶觀測是鼓樓生態園小學生態教育一張特色名片,蝴蝶監測不是采集蝴蝶,而是在不驚擾蝴蝶活動的情況下去記錄它的種類、名稱,以及監測地點等信息。蝴蝶對氣候、環境變化非常敏感,是國際上公認的生物多樣性監測指示物種。蝴蝶監測能夠為環保部門掌握環境變化情況提供可靠的數據……自2018年起,科學老師魏紅春帶領學生深入云龍山、九里山、沙虎山、賈汪督公湖等地開展蝴蝶觀測。活動期間,隊員們自發成立了蝴蝶監測員微信群,經常在群里交流各自監測到的蝴蝶信息。蝴蝶觀測讓同學們有機會走進大自然,也更加關愛身邊的動植物,積極探索未知奇妙世界,為生態保護做出自己的貢獻。
關愛流浪貓活動是科技輔導員魏紅春老師的創新項目化學習活動。
魏老師每天下班都會經過九里山,有時會看到幾只流浪貓,爬山的好心人經常給它投喂食物。冬天的時候,為了讓這些流浪貓安全過冬,魏老師和同學們一起為小貓們做貓窩,幫它們御寒。
每學期的研學活動,鼓樓生態園小學也會精心安排研學地點和研學內容,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擁抱自然。比如去動物園認識多種多樣的動物,去公園進行昆蟲觀測等等。
同學們取得階段性成果時,學校會利用國旗下講話讓同學們展示學習成果,呼吁更多的同學加入生態保護中來。
學校蝴蝶觀測的事跡被都市晨報、彭城晚報、《中國兒童報》多次報道。
同學們走進徐州廣播電視臺《家有兒女》節目,講述蝴蝶觀測和生態保護的事跡。
關愛流浪貓的事跡也參與了《項目化課堂》直播,被都市晨報報道。接下來鼓樓生態園小學將繼續創新開發生態課程,深耕生態教學,同時該校也在積極申報國際生態學校,希望推動學校的生態教育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