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路小學四(1)中隊
李悅潼 朱依一 耿欣瑤 劉蕗菲 楊博智
劉力楊 李佳釗 馬晨賀 張恒瑞 曹珂瑩
指導老師:羅祥丹
為了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徐州市太行路小學四(1)中隊的10位少先隊員于暑假期間來到淮海戰役紀念塔,開展尋訪活動。
![](/upload/2022-09-01/bef5f03fbc671a9226bd846ecc0a193d.jpg)
尋訪淮海戰役精神
講解員阿姨向少先隊員們介紹淮海戰役紀念館現有的文物,一幅幅珍貴圖片、一件件歷史遺物都彰顯出共產黨員在面臨危險時的勇敢與擔當、對實現中國解放的堅定與忠誠、還有支前群眾的無私奉獻,都深深感染著參觀的每一位學生。
![](/upload/2022-09-01/c56cc81520f7529f40fb084fd110b6d7.jpg)
![](/upload/2022-09-01/6af67272d900af13311eb9e789511215.jpg)
聆聽歷史回音
尋訪過程中,少先隊員們對電話機都十分感興趣,爭先恐后的聆聽“永不消逝的電波”。少先隊員們通過聆聽留存下來的戰爭聲音,讓他們不僅了解到解放軍隱蔽戰線的工作情況和工作性質,也讓隊員們“變身”地下情報工作者收發電報,親身參與其中,切身體驗了當年地下工作者的艱辛。
![](/upload/2022-09-01/65b1bb20a830d828df4ce74fc55e3c7e.jpg)
在尋訪活動開始之前,少先隊員們充分自主學習。在現場“變身”小小講解員,為小伙伴講述淮海戰役故事,從“十人橋”“小竹竿”,到“獨輪車”“支前布鞋”一段段英勇事跡,穿越時空,感染著在場的每一位隊員。
此次研學讓所有的隊員對淮海戰役精神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歷史書本告訴我們,淮海戰役是解放戰爭三大戰役中解放軍傷亡最重,殲敵數量最多,政治影響最大、戰爭樣式最復雜的戰役。來到淮海戰役紀念館,進入展覽大廳,莊嚴肅穆的氛圍一下把我帶到了戰火紛飛的年代。復原的場景和展品,讓我們感受到戰況的激烈,那一聲聲戰馬的嘶鳴、隆隆的炮聲、在槍林彈雨中沖鋒的勇士、推著獨輪車支援前線的百姓……這龐大史畫卷,我難去復述,尤其是解放軍指戰員那堅毅的眼神和必勝的信念,讓我心潮起伏。
淮海戰役精神是黨和人民軍隊在革命戰爭年代為我們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新的百年征程,我們要繼續弘揚淮海戰役精神,傳承紅色革命基因,迎接新的挑戰,取得新的偉大斗爭的勝利。
— —李悅潼
暑假期間,我和同學們尋訪了徐州淮海紀念館,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十人橋”的故事。我們的戰士在追擊敵人,而此時有條河流,當時河面上只有浮橋。于是戰士紛紛跳進激流里,兩人一組,用身體做橋樁,10名戰士在冰冷的河中用肩膀托起木板,架起了浮橋,讓部隊通過。這是何等的壯舉啊!我被這場景觸動到了:追念烈士先輩,重溫革命歷史,增強了我的歷史使命感和民族責任心。我們應該盡自己所能發揚先烈們無畏無私的品質,學習到他們頑強拼搏的精神,繼往開來,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把敬仰和懷念化作決心與動力,努力學習,回報父母和老師的關愛,報效祖國!
— —朱依一
趁暑假還未結束,我們班級組織來到了淮海戰役紀念館參觀。從大門進入園區,長長的臺階兩邊是成排的松柏,盡頭屹立著一個高聳的紀念碑。給人無比莊嚴敬畏的感覺。碑上雕刻著無數的英雄,他們都有著一股必勝的信念。
來到淮海戰役紀念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人民的勝利”幾個大字,解說員阿姨為我們生動地講解了這場偉大的戰役。當看到英勇的戰士抱著炸藥包犧牲只留下幾塊帶血的石頭,堅強的戰士在寒冷的河水里用肩膀搭起的木橋,勇敢的百姓冒著炮火為前線送補給,善良的老奶奶在自己的孩子犧牲后還在為前線士兵納鞋底,我的眼睛濕潤了,深刻明白了為什么說淮海戰役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
— —李佳釗
同學們通過此次研學,對淮海精神有了更深刻的感悟。經過這次尋訪,學生們對于淮海戰役有了更加清晰的認知,我們要捍衛先烈們用鮮血換來的和平,用豐富廣博的知識將祖國建設得完美強大!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