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來,拐山小學以豐富開放的勞動項目為載體,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讓學生動手實踐、出力流汗,接受鍛煉、磨煉意志,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價值觀、良好的勞動習慣和品質。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為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提高隊員們對勞動的認同感,9月23日中午,在袁大金校長的帶領下拐山小學的隊員們親近自然,走進田間,開展“掰玉米”勞動實踐活動。
踏著歡快的步伐來到玉米地。看著金黃的玉米,呼吸著新鮮泥土的氣息,喜悅之情寫在了他們稚嫩的臉上。隊員們了解了玉米的生長習性和食用價值,認真觀察了玉米的莖稈、苞殼和葉子,增進了對玉米的認知。
袁校長邊示范邊講解,傳授如何掰玉米的方法,隊員們根據袁校長的示范,有模有樣的勞動起來,大家穿梭在玉米地里,你爭我趕。額頭早已掛滿了汗珠,但豐收的喜悅讓隊員們一點也不覺得累。勞動實踐過程中處處是知識,時時皆學問,隊員們在這次勞作中收獲的不僅僅是滿載而歸的果實,更多的是一種別樣的生活體驗。
隊員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汗水,不僅收獲了玉米,體驗到了豐收的喜悅,更懂得了糧食的來之不易和父母的辛勞,更可貴的是隊員在團結合作的過程中收獲了滿滿的友情。本次活動結束后,我們評選出了“優秀小農夫”,袁大金校長為表現優異的孩子頒發了獎狀。
偉大文學家高爾基說:“我們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都是由勞動、由人的聰明的手創造出來的。” 中華民族是勤于勞動、善于創造的民族,一代又一代的勞動模范留下了自己奮斗的足跡。
袁校長表示,今后我們還會陸續舉行蔬菜節、大蒜節、小麥節等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勞動實踐活動,讓孩子們體驗勞動的艱辛和豐收的喜悅,提升勞動能力和農業知識,懂得勞動者的光榮和偉大。
撰稿人:袁大金
審稿人:袁大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