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說:生活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了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了翅膀。2022年10月13日,李莊小學英語科組舉行了“研習新課標 踐行新理念”為主題的教師讀書分享交流會。在本次分享會上,每個教師都分享了自己在閱讀中感受到的最精彩的部分,并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和生活體驗,暢談讀書感悟。
李奉孝老師研讀新課標,落實新理念,在課堂中關注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采用多種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創設體驗成功的機會。因材施教,針對不同能力水平,不同學習風格的學生,設計不同難易程度的學習任務,布置體現差異化的作業,組織開展生動多樣的活動,引導學生做到“想表達”“能表達”和“會表達”,體驗英語學習的樂趣與意義,獲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聞培培老師通過這次新課標學習讓她更加堅信教育不是?成不變的,?是要與時俱進,隨時?新理論、新?法來指導??,提???,要認真學習新《新課程標準》,把握教學要求,對要求濫熟于?,然后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改善教育教學?法,提?教育教學?平,及時主動的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教師主?,樹?以學?為本的基本理念,建?民主、平等、和諧的師?關系,采?互動的課堂教學模式,激發學?的創造動機,啟迪學?的創新精神,促進學?的全?發展。
劉芳芳老師說:“讀了新課標,對英語課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了新的認識。英語學習是輕松地掌握語言知識和技能,減輕機械記憶的負擔,跨越文化障礙,增強學習的趣味性和邏輯性,從而促進其他各項教學目的的實現。就工具性而言,英語課程承擔培養學生基本英語素養和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任務,形成用英語與他人交流的能力,進一步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為今后繼續學習英語和用英語學習其他相關科學文化知識奠定基礎。英語課程的工具性,指學生通過英語課程,掌握基本的英語語音知識,發展基本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初步形成用英語與他人交流的能力,進一步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這就是說英語是個工具,即它具有工具性的屬性,工具性的目標。”
史晴晴老師認為課標具有強烈的?具性和??性,就這?特點,我們作為教師要樹?為學?終?發展的思想,堅持?本位,以?為本就是以學?為教學的主體,就是要把學?看成有思想、有情感的?。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在備課時就要考慮學?的這些經歷、情感、思想和認識,從?激活他們的這些實踐經驗,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從?最?限度地發揮他們的主體作?,把舊課堂的“要我學”變為新課堂的“我要學”,適時地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讓課堂真正成為有趣、有序、有效的課堂。
陳慧老師通過研讀課程標準,闡述了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一定要合理地開展自主探究來強化學生的學習意識,要求教師在以后的英語教學中一定要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凸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促使學生有足夠的時間來進行自主學習和主動思考。
張悅老師說:“通過學習我體會到了英語教學要以學?的發展為基本出發點,?求體現素質教育的思想。《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英語課程要?向全體學?,注重素質教育。課程特別強調要關注每個學?的情感,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建??信。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發展有效的學習策略,強化祖國意識,開拓國際視野,形成?定的綜合語?運?能?。”
吳晶老師通過研讀新課標,對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與認識。在今后的教學實踐過程中,相信自己能真正將所學貫穿落實到教學當中。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改進教學實踐,進一步促進自己的專業成長和專業化發展。
英語組的每個教師都分享了自己讀書的所思所想,從不同角度暢談了所感所悟。融洽的活動氣氛,使教師們在閱讀中尋找靈感,在交流中啟迪智慧,猶如共赴了一場精神盛宴。教師們紛紛表示將會把讀書與工作、生活結合起來,找到職業的幸福和生活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