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作為教師的初心是什么?人生的意義何在?我們是否找到了最有意義的活法呢?近日,我校書友會全體成員在學校會議室舉行了新教育實驗《活法》讀書交流會,開啟了大家對人生的思考,對工作的反思,每個人的正能量都被充分調動。
王秀老師首先向大家介紹了稻盛和夫的傳奇人生,他的哲學體系,以及書中有關敬天愛人、磨煉靈魂、提升心性、工作就是修行等諸多闡述,值得我們每一位老師細細品讀。
若說“心不喚物,物不至”是一種信念,那么有了堅定的信念,我們又該如何做呢?王老師結合工作和大家分享了三點感悟。
一是改變思維方式。
能力強,熱情高,正確的思維方式才可以得到好的工作結果。而埋怨、抱怨,就是一種負值的思維方式。在工作中,我們要抱著“所有的事都是為了提升自己的靈魂,磨煉自己的心性”這樣一種思維方式,就會以正面、陽光、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中的每一個困難,接受生活中的每一個考驗。
二是埋頭勤奮工作。
對于老師來說,只有埋頭于本職工作,不斷鉆研,反復努力,才不負上蒼賜予我們生命中的每個今天、此刻中的每個瞬間。如果我們擁有這種心態,那么工作中所有的苦和累都不再是苦,不再是累,而變成了修煉我們人格的基石。
三是常懷利他之心。
作為管理工作者,“利他”還體現在服務意識上。我們要始終抱著服務孩子、服務家長、服務老師、服務學校、服務國家和社會的態度,減少“管理味”,增強“服務味”,才能讓工作順利,讓關系順利,讓自己的人生順利。
透過王老師對《活法》的解讀,讓我們重新審視了自己的人生,更加明確了做人做事的原則。最后滕輝校長對本次講堂做出精彩點評。“你們認識稻盛和夫嗎?了解多少?他最傳奇的是什么?為什么他會有如此成就?活法是什么?”一連串的問題不僅使我們聽者參與其中,還啟示我們要學會抓住問題背景深入思考。
今天比昨天做得好,明天又比今天做得好,每一天都付出真摯的努力、不懈地工作,扎實地行動、誠懇地修道,在這樣的過程中就體現了我們人生的目的和價值。人生就是一場修行,工作就是磨勵心智的道場。在這知識快速更迭的時代,終生學習、及時學習也是我們的必然選擇。就讓我們共同攜手,不斷學習,扎實專研,以勤奮和智慧書寫人生應有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