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中華美食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我國從南到北美食文化不同、烹調方法也不一樣。為了讓學生更多地了解中國美食文化、激發學生對中國美食的熱愛和贊美。李莊小學二年級語文組借助教材識字課《中國美食》,開展項目式學習實踐活動。
??尋美食,畫圖片
??你吃過的最好吃的美食是什么?你還想嘗嘗哪些美食的味道?組織學生把最愛和向往畫出來告訴大家。
??讀故事,識名人
??猜猜“餃耳”是什么美食?“東坡肉”不就是豬肉嗎?跟“東坡”有什么關系?家鄉徐州又有哪些特色美食?教師們整理出有趣的問題讓孩子們去搜集資料或向家長請教,在班里分享。
??相傳東漢末年,“醫圣”張仲景曾任長沙太守,后辭官回鄉。正好趕上冬至這一天,他看見南洋的老百姓饑寒交迫,兩只耳朵凍傷,當時傷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張仲景總結了漢代300多年的臨床實踐,便在當地搭了一個醫棚,支起一面大鍋,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熱的藥材,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狀,煮熟之后連湯帶食贈送給窮人。老百姓從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傷寒,治好了凍耳。從此鄉里人與后人就模仿制作,稱之為“餃耳”或“餃子”,也有一些地方稱“扁食”或“燙面餃”。
??餃子多用面皮包餡水煮而成,具有均衡營養、補充體力等功效。
??東坡肉是北宋著名詞人蘇軾發明的一道美食,蘇軾在杭州任知州的時候,治水有功,當地老百姓為了表達感謝之情,給蘇軾送去了豬肉,蘇軾收到豬肉后,指點家人將肉切成方塊,燒得紅酥軟爛,然后分送給老百姓吃,而蘇軾號稱東坡居士,于是人們就把他送來的肉親切地稱為東坡肉。
??地鍋雞是徐州一道傳統名菜,主要食材有雞肉、雞蛋、白面粉和玉米粉,口味鮮醇,餅借菜味,菜借餅香。過去在微山湖上勞作和休息的漁民,往往帶著一個小泥灶,在灶上坐一口鐵鍋,下面撐幾塊干柴生火,然后按照慣例煮一鍋菜,鍋邊放上餅,于是就產生了這種合餐的烹調方法。
??徐州把子肉是徐州的特色菜,也是中華名小吃之一。肉是入口即化,香而不膩。把子肉一般都是和其他配菜一起燉的,如青椒、海帶結、面筋、豆筋、豆皮、小青菜、香腸、雞腿等。一碗干飯配肉湯,吃起來油潤飽滿,回味悠長,留香不散。
??定方案,師示范
??在美食的制作上,周園園老師以自己制作的美食“白面饅頭”拋磚引玉,從制作美食到品嘗美食、再到品鑒美食,學生各個聽得是津津有味……周老師讓孩子們充分地運用各種感官來調動對傳統美食的喜愛和對中國飲食文化的了解,以及對中國美食的自豪感,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索中國飲食文化的興趣。
??發邀請,親實踐
??接下來孩子還準備邀請我們年級的其他老師來參加我們的活動,孩子們還自己制作了邀請函。
??作業一經布置,孩子們就興奮不已,有的說“我要做紅燒雞腿”,有的說“我要做可樂雞翅”……等等,放學之后,便是緊鑼密鼓地準備食材,孩子們的廚藝首秀就拉開了帷幕,我們一起來瞧瞧,這群小豆豆們都做出了怎樣的美食?有沒有很期待呢?
??亮美食,享盛宴
??和同學們分享“中國美食”的制作方法。
??美食分享即將開始啦,孩子們迫不及待的打開自己做的美食,想要和同學們分享呢!
??析營養,防挑食
??兒童處于身體發育關鍵期,合理均衡的飲食對健康尤其重要,通過平衡膳食寶塔,讓孩子們認識到一定量的肉和蔬菜都是每日所需,避免挑食。孩子們紛紛將平衡膳食寶塔請回家貼在餐廳或廚房里。
??寫美食,抒贊嘆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通過“中華美食”項目式學習實踐活動,孩子們不僅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中華美食,讓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在心里生根發芽,更在于孩子們親身參與、體驗做飯的全過程,真切體會到家長的辛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