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安全教育,培養(yǎng)幼兒安全意識,提高全體師生在突發(fā)事件中自救自護的應變能力,近日,徐州市鼓樓區(qū)實驗幼兒園開展了地震逃生演習。
地震主題安全教育
在演習之前,教師向幼兒講解防震、避險常識及疏散演練時的注意事項,讓幼兒了解并掌握如發(fā)生地震,應怎樣迅速逃生自救的基本知識,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識。
孩子通過觀看與地震有關的圖片、動畫片,了解地震的緣由。知道地震時首先要保持冷靜,其次要雙手護住頭,躲在桌子底下或者墻角。老師現(xiàn)場模擬地震,引導孩子尋找躲藏之處,有的抱著腦袋藏在桌子下面,有的身體蜷縮躲在墻角……孩子們選擇了自己的認為最安全的方式保護自己。
地震演習
隨著警報響起,防震演練疏散演習正式開始,正在活動的孩子們在老師的引導下,立刻幼兒抱頭,迅速有序的按預定疏散路線撤離到安全地帶。也有在教師引導下紛紛以最快的速度就近尋桌子、墻角等安全區(qū)域,老師一邊引導孩子躲避危險,一邊指導他們正確的躲藏姿勢,盡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并雙手抱頭保護頭部,進行躲避。隨后教師立即清點人數(shù),保證所有孩子安全到位,并向總指揮匯報,整個過程緊張有序,有條不紊。
地震安全小知識
一、地震時在室內(nèi),注意尋找躲避點
首先要關閉電源、火源。
尋找掩護,蹲下并抓牢身邊物體。學會利用寫字臺、桌子底下的空間,或身子緊貼內(nèi)部承重墻作為掩護,然后雙手抓牢固定物體。
如若身邊沒有這樣的遮蔽物,可以用雙臂護住頭部和臉部,蹲在房間的角落。
遠離玻璃制品、可能墜落的物品。
如正好躺在床上,不要隨意移動,用枕頭和被子護住頭部,若床上有吊燈則要趕緊撤離。
二、地震時在室外,遠離建筑物。
地震時正好在室外,要注意遠離建筑物、大樹、電線桿等可能倒塌的物體,尋找空曠的場地后蹲下,用雙手護住頭部原地等待。
三、面對不同情況,這樣處理
地震時孩子們在教學樓一樓:組織孩子們緊急撤離到室外空曠場地,遠離建筑、大樹等物體;如若時間緊急,則在室內(nèi)尋找遮蔽物。
地震時孩子們在教學樓上:立即組織孩子們躲在桌下,避開吊燈等懸掛物品,雙手抱頭下蹲,絕不可讓幼兒隨意跑動。等地震結(jié)束后,小心地組織孩子撤離到室外空曠場地。
地震時孩子們在樓梯上:不要在樓梯上停留,根據(jù)情況組織孩子們在室內(nèi)躲避或向室外撤離。
地震時孩子們在睡覺:立即叫醒所有孩子,躲在床底下或利用枕頭、被子保護自己。
地震演習,不僅增強了師生應對突發(fā)事件的防范能力,也提高了實際應對和處置突發(fā)安全事件的能力,讓幼兒知道了在地震發(fā)生時怎樣保護自己、迅速逃生的方法,進一步增強了幼兒的安全意識與自護自救技能,也切實加強了幼兒園的安全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