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山區馬坡鎮中心小學“小荷”讀書社讀書分享活動于4月20日在馬坡鎮中心小學報告廳開展。本次活動由“小荷”讀書社陳潔老師分享,分享的圖書名為《竇桂梅與主題教學》,作者是竇桂梅,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
陳潔老師談到整本書閱讀的總體表述:主題教學以“語文立人”為核心,目標、內容、實施、評價為一體,單篇經典主題教學、群文主題教學、整本書主題教學、主題實踐活動為實踐樣態,從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理解與傳承等方面整體提升語文素養、培養核心價值觀,形成核心素養的教與學的實踐研究。
陳潔老師說,語文主題教學的內涵分為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指文本負載的言語方式、知識信息以及能力附加等;第二個層面是指母語文化系統包含的民族精神、風骨情操等人文底蘊;第三個層面是指個體的精神、理想、人格的生長與形成。
陳潔老師指出,主題教學要建立三對關系。
1.整合——建立第一對關系:人和自然、社會
學生閱讀同一主題下或發散主題下的系列話題,多角度獲取信息,并在同一主題語境中,得到審美教育和情感熏陶。
比如幾年前的一個秋天,看到落葉滿地,我便在一年級圍繞“落葉”這一主題,設計系列主題教學內容:講讀課,整合幾篇文章進行細致學習;作文課,撿地上的樹葉進行“拔根兒”的說話游戲;綜合實踐課,選合適的落葉進行貼畫寫話的比賽,等等。
2.積累——建立第二對關系:人和母語文化
譬如,對于中國古代詩詞的積累,以前我只注重積累的量,并沒有過多考慮怎樣才更有效。如果利用大主題來建構,如按照四季、地域、風俗等分別組合成“山水”“離別”“節日”等主題系列詩歌,學生學習起來就會輕松許多,并學會對比與區分。那些經過一代又一代生命參與的詩詞精品,被統整之后,獲得的一定是廣闊豐富的資源。
3.自省——建立第三對關系:自我的確立,努力讓所有孩子擁有個性化的精神世界
在以“親人”為主題的課堂教學中,以同一個作者魏巍的《再見了,親人》為主講教材,結合現實生活,補充豐富的語文資料。跨越時代,跨越國籍,跨越自己,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探討對親人的理解。
最后陳潔老師以《晏子使楚》為例,闡述了主題教學的范例。并提出在課堂中,教師要把教材的情感思想挖掘好,結合自己的性情恰當把握和釋放來到課堂,你就是你,你要和你的孩子在這晏子和楚王的情感世界里走一趟,和孩子們體驗文中“侮辱”與“尊重”的較量,體會這一對相反的意義給人生帶來的滋味。
個人簡介:
陳潔,江蘇揚中人,畢業于江蘇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中小學一級教師,2012 年參加工作,自任教以來,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及語文教學工作,個人教學成績突出。
教育理念:努力將語文引向自然,引向社會,引向生活,引進時代的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