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什么?這是新時代的老問題。教師們常常困惑:“現在的語文真難教啊。一篇課文,不講,孩子的理解在那里,講了,還是在那里,看不出差異來。老師辛辛苦苦到底應該教什么?怎么教?”
??5月8日中午,漢王實驗小學“知更鳥”書友會繼續開展交流,本次的讀書分享者是耿淑梅校長,她分享的書籍是吳忠豪教授的《語文到底教什么》。
??推薦理由:本書是吳忠豪教授關于語文教學的論述,語文到底教什么?怎么教?如何從教課文走向教語文?如何把握語文教學的核心素養,這是一線教師需要正視的問題。本書分為兩個大的部分,第一部分吳教授論述了語文課程改革、如何積累語言、運用語言、教學方式的重構和教材研究,第二部分吳教授對于永正、李吉林、薛法根等幾位名師的課例進行了深度點評和賞析,幫助教師理清教學思路,學會備課、上課、評課,對一線語文教師具有較強的指導意義。
??耿校長提出“語文到底教什么”的問題引發在座老師的思考,語文課程的教學內容不僅涉及的學科門類眾多,知識容量很大,不少知識小學階段在教,初中甚至高中階段還在教,知識的難易度很難準確把握。如比喻句、排比句、人物描寫方法、環境描寫方法、細節描寫、對比描寫,說明的方法等,小學生在學,初中、高中生也在學。因此研究語文教學內容,第一步必須解決的是小學階段語文教學內容的選擇問題。吳忠豪教授在書中說道,首先語文課堂要教語文而不是教課文,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意識到實踐比方法學習更重要,并轉變觀點要從教課文轉變到教語文。其次,學生的實踐比方法規律的學習更重要;在語文課上,老師不能只關注這篇課文有哪些內容需要認知,還應聚焦于課文有哪些方法值得學習。
??時移境異,教育需要守正出新,語文,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