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之末,初夏之初;初夏的天,溫柔了萬物生長。在這美好的季節,為了不斷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促進教師交流學習,依據教研方案,5月15日上午驛城實驗小學開展了中年級語文研討活動。
本次執教內容是部編版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課文《火燒云》。這篇課文是一篇經典美文,通過描繪晚飯過后夕陽西下時,天空中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變化,表現了作者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課堂開始,孟欣老師創設情境,運用精美的圖片導入新課,讓孩子們身臨其境感受到火燒云的美麗與神奇。
語言的積累在語文教學中是十分重要的。只有積累了大量的詞語、句子,才能充分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新課標強調了語言的積累,孟欣老師在本課教學中也十分重視語言的積累。教學中她重視在閱讀和表達的實踐中理解語句的意思,掌握豐富的詞匯。為此,孟欣老師讓學生理解“葡萄灰”、“梨黃”、“茄子紫”這種比喻的構詞方式時,指導學生用這種帶比喻的形式來說詞語,并在運用中活記活背,積累寫顏色的詞語。
在教學寫火燒云變化多的段落時,孟欣老師還用多媒體出示火燒云的形態變化圖片,并讓學生通過仿說片段,從而積累課文的寫作方法。這樣重視詞語、句子,寫作結構的積累,可為學生今后的語言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文中主要描繪火燒云的變化過程,在變化過程中表現不同的樣子、形態、顏色的變化……突出大自然的美妙、神奇。孟欣老師用精美的圖片激發同學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指導學生理解課文重點寫了火燒云的顏色與形狀的變化。這些變化是怎樣描寫的?從中你體會到什么?許多問題都是學生自己去探究,去感悟而獲得的,真正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理念。
孟欣老師執教的這篇《火燒云》,主要抓住火燒云的顏色和形態描寫為主要教學點,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體會它的變化,從而培養了學生“細致觀察”和“大膽想象”的能力。孟欣老師在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是怎樣留心觀察事物時,除了授予學生方法以外,還鏈接課外,加強方法的指導,并在此基礎上融入自己的合理想象。聚焦“細致觀察、大膽想象”,讓學生學習信息的整合后,抓住動作、神態等細節,提供圖片情境讓學生發揮想象,用語言來描繪美麗的火燒云。同時,由課內引向課外,品讀經典,進一步感受到寫景狀物類文章之所以精彩就在于作者觀察的細致與想象的精妙。從而也為學生今后讀、寫寫景狀物類文章引導方向。
編輯:中年級語文教研組
通訊:苑茹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