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打造高效課堂,提高課堂效率,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學校于2023年5月18日進行數學組教研活動。本次活動由石梅蘭老師在二年級班級執教,全體數學老師在數學組教研組長的帶領下參與。
隔位退位減法這一教學內容,學生需要以原有的退位減法的計算為基礎進行學習。石老師在教學時,根據學生學習的需要,組織學生進行復習。復習的內容以筆算為主,讓學生計算523-108、600-370。之后,石老師組織學生交流這些計算都出現了什么問題(某一位或某幾位上的數不夠減,需要退位)。通過這樣的復習,引導學生明確進行減法計算時,哪一位不夠減,都要向前一位借1當10,再減,既鞏固了舊知,又為降低新知學習的難度作了必要的準備。當學生面對例題中的實際問題,列出算式后,允許學生自主探索計算方法。這時的探索,能讓學生充分體驗這里的計算出現了新的問題:204-108,個位不夠減,要從十位退1,可十位是0,無1可退,怎么辦?
絕大部分學生都知道向前一位借,但借過之后就不知道如何辦了,這時石老師就出手,借助計數器講解借前一位不夠借要往后退的過程。教學過后仍然有部分學生不大明白,認為百位借了兩次,還有十位上是“0”,他們就搞不清楚。石老師就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撥珠,教學生口訣記憶:“0”上無點是“10”,“0”上有點變成“9”。
課后,在常萍老師的帶領下,全體數學教師進行了認真地研討。首先,兩位年輕老師結合新課標和課上的教學過程,提出了自己的困惑。隨后,全體數學教師對這堂課研討,老師們充分的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肯定了本節課中所展現的亮點,同時對于兩位老師的困惑也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常老師更是在教學細節方面提出了寶貴的建議,比如《隔位退位減》一課要更突出重難點,新知識的學習建立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根底上,尊重學生的知識起點,注重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讓學生經歷探究過程。常老師的點評引起了教師們的共鳴,最后整理出新的課堂設計,再次出發,相信數學組的老師們在馬樓小學這片沃土上會成長的更好!
供稿人:劉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