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31日,銅山區利國實驗小學“邀明月”讀書社團舉行了“我與蘇東坡”專題讀書活動。
南懷瑾先生說過:“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蘇軾,這個平凡又偉大的名字,試問哪個炎黃子孫不知曉?處于想要快速得到又想馬上丟棄的慌亂年代,終于,我們重又打開了“蘇軾”:挫而不折的氣魄,孤而不屈的心境,靜又壯美的領悟......
活動伊始,主持人李玉茹老師說:“為百姓盡心,為正義堅守。寬廣、無私、博愛、自由、樂觀、堅韌......蘇軾,你的名字是這些名詞的核心。你的灑脫不羈,你的英雄氣概,你的情意綿綿,你的憂國憂民......全部化作生命的絕響,靈魂的自由。
第一位讀書分享的是王雪老師,她說:“回想過往的生活,我也曾有過煩躁的時候,有一段時間,百事纏身,感覺每一天都特別忙,很暴躁,看什么都煩,看學生不聽話,煩;上課學生說悄悄話,煩;回到辦公室,一堆事情沒處理好,煩;連回到家,沒有及時吃上飯,還是煩......那一頓時間,感覺自己就是小炮仗,逮著誰都想干一架,就在這時候,我們的校本教材《蘇東坡樂觀故事》發下來了,細細讀來,想一想蘇軾的一生,曲折難捱,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時候一定很多,煩躁不安的,痛苦至極的日子一定不少,但蘇東坡都坦然處之,尤其是“龜息妙法解饑餓”這則故事讓我更是深有感觸,在儋州的日子,有一年米特別貴,眼看就要無米下鍋,如果是普通人,一定早就焦慮不安了,而蘇東坡卻教兒子用龜息法排解饑餓,這種樂觀的心態值得我們學習。再想想自己,為何不換一種心態去想呢?”
第二位分享的是蔣雨含老師,她說:“蘇軾的一生坎坷,但也是豁達的一生。身處逆境也不覺痛苦,腳踏荊棘也不覺悲涼,始終保持樂觀,像他的詩詞一樣千載有余情。總之,在閱讀蘇軾的作品時,我深感到這位文學巨匠所熱愛的那一切自由、獨立、真實、人性、智慧、勇氣,以及對世界的渴求。閱讀蘇軾的作品,讓我探索了文學、歷史和人文主義的精髓,讓我認識到人性鑄就了靈魂,而這也在某種意義上啟示了我的生活之道和價值追求。無論在文學、歷史,還是精神、人性方面,蘇軾的作品都在我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也讓我更加熱愛和珍視人生。”
第三位分享的是李文老師,她說:“蘇軾的一生遭受過貶謫五次,最遠的一次被貶謫現今的海南,最終喪于北歸途中,可以說他的一生都是在顛沛流離中度過的。豁達如蘇軾,在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貶謫,政敵的迫害,甚至幾欲喪命。于常人,怕是早已身心俱疲、萬念俱灰了吧,然而他卻像是那隨風的蒲草,落地便是家,總是在用一種樂觀積極的姿態來面對人生面對未來。這種精神體現在他的詞里,形成了東坡居士特有的詞風。他的詞他的精神都在不斷的影響著我們。我們何不如蘇軾這般笑看人生,勇敢的面對挫折呢?”
第四位分享的是倪語蔓老師,她說:“蘇軾人生態度是入世而非出世。他宦海沉浮一輩子,從來沒拋棄過世俗生活和仕途生活,他是大儒,但又通佛通道,儒釋道在他身上矛盾又統一。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古代讀書人都希望有所作為,建功立業,當這種理想無法實現或遭遇挫折時,道家的思想又占上風,而道家講的是無為,所以他又像莊子一樣,要逃離這個社會。 曠達——頓悟——感傷,是蘇軾文學作品中所特有的一種情感模式。他一生屢遇艱危而不悔,身處逆境而泰然,但內心深處的感傷卻總是難以排遣。這種感傷有時很濃,有時又很淡,并常常隱藏在他爽朗或自嘲的笑聲的背后。”
四位青年教師分享后,我校教科室李鵬主任對他們的分享給予了肯定,并希望大家今后多讀書,多思考,多讀經典,多悟智慧, 也希望青年教師們能夠更直接地接觸并領悟到了蘇軾的智慧,并切實應用到工作和生活中,以此強化他們的精神內核,并促進他們的專業成長,把利國實小古色古香的詩書氛圍推向新的高度!
撰稿:李玉茹
審稿∶李鵬
利國實驗小學
邀明月讀書社團
2023.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