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求教書好,先做讀書人”。閱讀是教師成長的必由之路,也是教師“最長遠的備課”。一本好書對于新教師的我們來說更像是一個成長的加速包,從中我們可以快速的汲取經驗,運用到實際的教育教學中。為培養教師良好的讀書習慣,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以讀書構建教師專業成長平臺。9月11日中午,三堡實驗小學開展讀書分享活動。本次活動由閆雪老師主持,梅建莉老師分享。
梅老師分享的書籍是《與青春期孩子的18場關鍵對話》,這本書通過四大部分,18場關鍵對話,61個真實案例,涉及青春期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各種問題,讓孩子親口告訴你為什么他們會抽煙、喝酒、厭學、沉迷網絡、不愛社交、與父母的關系降到冰點等問題,還有現在社會青春期孩子面臨太多社交困擾,學業壓力,親子關系等等青春期的關鍵問題,梅老師主要分享這本書中作者給予青春期孩子相處最重要的幾條建議:
1.無論是什么理由都不可以嘲笑孩子
父母嘲笑孩子,會讓孩子認為父母不把自己的煩惱當回事兒,“因為這件事我的煩惱和痛苦都快無法承受了,爸爸媽媽居然不了解我的心情”。孩子非常討厭被嘲笑,也會因為被人嘲笑而受到很大的傷害。
2.不要踐踏孩子的自尊心
父母即使很難接受孩子的某個想法或行為,也絕對不能用壓制或無視的態度去回應,這么做只會讓孩子更聽不進去父母的話,哪怕這些話都是對的,如果對孩子的行為不滿,也沒必要總是硬碰硬,不妨偶爾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等事情過去找合適的機會再與孩子溝通,或者先給孩子一點時間去思考,再進行溝通。
3.要讓孩子相信“爸爸媽媽永遠都相信你,永遠都站在你這邊”
這并不是用嘴巴說說就可以的,如果父母不是發自肺腑的跟孩子說這句話,那對孩子一點兒幫助也沒有。另外對孩子說,就是因為你做錯了什么,所以才會這樣,這類話只會讓孩子覺得連爸爸媽媽都不站在我這邊,他們大概是不愛我了,無論是在什么情況下,父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站在孩子的立場。傾聽孩子的心聲,嘗試理解他們的言行舉止,即使他們的行為不一定都是對的。
4.請把青春期視為能讓親子關系變得更加堅固的機會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我們不能要求每個孩子都具有想要的優點,但我們能做到的就是接受和理解,接受孩子的不完美,站在他們的角度去考慮,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一面,作為父母,作為老師,我們要善于發現孩子的閃光點,表揚孩子的長處,讓他的優點得以發揚下去,對待孩子的不足,理性認知,慢慢改正。
沒有人一出生就知道自己是怎樣的人,我們往往通過與父母或身邊重要的人的互動得到“我是這樣的人”的信息,因此,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給予孩子足夠的愛與認同,給予孩子力量,讓他們從不同的角度看自己,認為一切都是美好的是值得期待的。讓他們愛自己、認同自己,并試著去接受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同時作為父母我們也要注重自我提升,讓自己成為孩子可以信賴的大人。
在漫漫人生旅途中,書籍作為人類精神食糧,是這個世界饋贈的最好的禮物。“讀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讓我們以審視的目光閱讀書籍,與書為友,以書為鑒,縷縷書香伴你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