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區實驗小學“班主任心語”系列讀書活動第五場讀書分享如期再報告廳開展。本次讀書活動由趙海瑞老師分享,分享主題為《真情培育,規范管理》。
有人說: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也有人說:班主任是學校里最苦的崗位。班主任工作是瑣碎繁忙的,也是具有挑戰性的。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世界,需要無限的愛心、耐心、更需要如穿針引線般的細心。近十幾年的班主任工作經驗讓趙老師深深感受到要做一個優秀的班主任要有智慧、有內涵。
趙老師從班級精神、班級管理建設、班委權威、班級管理策略、班主任工作細則五個仿麥呢進行了詳實的分享。
一、保持一種精神
一個班級要有一種精神,而這精神就是班級的靈魂。一個班級有了精神就有了主心骨,就有了行動的指南,有了奮斗的目標。班級精神的制定要切合班級的實際和班主任的個性,這樣才能起到鼓舞士氣、凝聚人心、團結力量的作用。趙老師自從當班主任以來,不管年級更替還是教室地點的變換,不管地域的南北還是時間的前后,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她始終堅信“我行,我行,我能行。”“人不自信誰信之?”有一句名言“天才的全部秘密其實只有六個字:不要小看自己!對學生而言這句話就是要求他們要刻苦學習,努力開拓,積極進取。在錘煉品質,尊師重道,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實實做事方面也能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其實,班級精神實際上也就是班主任個人的精神品質和價值追求。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有什么樣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樣的班級,就有什么樣的學生。
二、圍繞兩個核心
在班級管理和班級建設中要努力形成兩個核心,即“以班主任為核心”和“以班委會為核心”。“以班主任為核心”通俗講就是“跟我走”。要做到這點并不容易,但也不是全沒有。趙老師說在上學期做到了這一點。組建的班委替老師承擔了一些任務。“以班委會為核心”就是使班干部成為班級自治的核心力量。班委聽班主任的,班委替班主任管理班級,那么整個班級還是掌控在班主任手中。
三、及時下放權力
籌建班委是為了班主任工作的順利展開,班委籌建完畢,班主任需做到:一是逐步放“權”鍛煉干部,樹立班干在學生中的威信,如讓班長負責班級量化管理情況的公示并及時匯報班工作;二是加強對班干部言行監督,違紀班干部要嚴加處理,做到班規面前人人平等;三是加強班干部思想意識,不讓他們感覺有權在握拿著雞毛當令箭橫行霸道、胡作非為;四是利用班干會對班委進行評議,表彰好的,對不稱職的要及時進行教育甚至,保持班委的威信。
四、利用三種策略
一是“夸”的策略。專業點講就是賞識教育。從某種意義上講,好學生是夸出來的。把學生夸給同學,把學生夸給家長。所以學生做得好,我夸獎;做得越好,我越是夸獎;越是夸獎,越激發他們想做好的欲望。
二是“逼”的策略。逼什么呢?逼出學生的共性,逼出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做法很簡單,就是“一人犯錯,集體受罰”。
三是“談”的策略。所謂“談”的策略就是談心。談心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內容。沒有談心,就談不上班主任工作。如何談、談什么,這就需要方式、方法了,就不說了,具體班級情況具體對待。
五、落實“細”與“勤”
班級管理既要從“細”處著手,更要在“勤”上用功。
1.責任要細化,讓每一位學生行使主人權利。每一個孩子都是班集體的主任,要樹立孩子的主人翁意識,就要讓他們有事可干,有責要擔。桌長、燈長、圖書管理員、行為監督員等等都能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是班級的小主人,都有機會行使主人的權力,都能體驗到自己的價值。
2.習慣要細致,讓每一位學生養成注重細節的好習慣。都說“細節決定成敗”,踏入小學校園后,課前休息、課間灌水、路隊、午休、吃飯、倒餐盤、掃地排桌椅……事無巨細,班主任都要言傳身教,引導孩子從小養成注重細節的好習慣。
3.情緒要細管,用人文關懷感染學生。面對不同時刻有著不同情緒的學生,班主任老師一定要及時關注并耐心細致了解孩子產生情緒的原因,用共情、賞識、換位思考等方法及時疏導孩子的不良情緒,做學生的人文關懷者。我深信,愛是一種傳遞,當教師真誠的付出愛時,收獲的必定是孩子更多的愛!
4.批評要藝術,讓學生形成正確的自我評價。作為班主任老師,在批評孩子的時候一定要講究藝術,必須以關心、愛護學生為出發點,以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為目的,和顏悅色、輕聲細語、循循善誘。批評應該像習習的春風,總是飽含著使萬物復蘇的溫暖。只有從老師口中道出的批評是出于真心關懷,學生才會樂意接受。
5.相處要細致,讓學生與老師互相尊重。師生關系是一種非常獨特的人際關系,教師的行為有時會影響學生的一生。教師應該平等、友好地對待每一位學生,自覺地去尊重每一位學生。作為班主任老師,應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內心情感體驗,注意在一些生活細節上與學生進行心與心的溝通,關懷備至、小心翼翼地去觸及那些稚嫩的心靈,與孩子成為知心好友。“教育就是愛”,只有對學生傾注了感情,才能獲得學生的信任和尊重。正如俗語所說:“一勤天下無難事”。要把班級管理好,勤是不可少的。
1.勤觀察。班主任每天要觀察每個學生的綜合表現,如情緒是否穩定?身體有不舒服嗎?與同學之間的交往正常嗎?學習上有困難嗎?……一旦發現某個學生在某一方面出現了問題,就要及時干預,把問題化解在萌芽階段,真正把學生的健康成長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班主任還要勤觀察班級環境,今天的教室衛生做得如何?班級墻壁文化是否要更換了?報刊及時收發了嗎?班主任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捕捉教育時機,因勢利導,這樣日積月累,讓學生從日常小事中懂得做人的道理。
2.勤交流。多找學生談心,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多與家長溝通,掌握學生在家的情況,知道他們的家庭背景,這樣對學生的教育就能對癥下藥,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時刻牢記蘇霍姆林斯基的告誡:“盡可能深入地了解每個孩子的精神世界,是教師和校長的首條金科玉律。”很多情況下學生不愿意主動找老師談話,但他們是非常渴望有這么一次談話的,那表明老師是關心自己的。在學生處于被動的情況下,我們就應該主動一些,態度盡量溫和,以一個朋友的身份去進行了解,而不是給人一種居高臨下,高高在上的感覺。關愛學生,走進學生心靈,真誠地和學生溝通交流,做學生可以信賴的朋友,這樣的集體一定會是一個非常和諧的團隊。
3.勤到班。班主任除了上課、批改作業、備課,還要勤往教室里走走,深入學生中間,看看學生在做什么,在討論什么,最關心什么,最近在玩什么,融入到他們中去,和他們成為朋友。在與他們實際接觸過程中,及時了解把握班級的動態,有效地引導班級新出現的有利因素,消除不利因素的蔓延,促使每一個幼苗健康、快樂成長。通過與孩子的親切交往,準確把握各方面的情況,從而增強工作的針對性。
4.勤表揚。每個學生都是有進步要求的,都希望別人認為自己是一個好學生。作為班主任老師,要能抓住孩子的每一個閃光點。表揚要想發揮它的真正效果,就要根據實際情況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學生只要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了進步就應提出表揚。特別是對后進生更要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只要發現有了點滴進步,就要予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勵,通過表揚,培養他們的上進心,刺激和促進他們繼續進步,從而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5.勤思考。在班級管理中,我們需要多動腦筋想辦法,用各種方式,通過各種途徑對學生進行教育。從大的方面來說,班級管理的各種規章制度、實施辦法、參加學校或年級的各種活動、組織班級活動都需要我們動腦筋精心設計;從小方面講,對學生的表揚、批語鼓勵也需要我們動腦筋。而每當自己的腦海里出現一個新念頭時,應該馬上把它記下來,并盡快付諸實施。
趙老師最后指出:蹲下去看看學生,你就會發現一切、了解一切、解決一切。班級管理是一項復雜而又瑣碎的工作,等待我們要做的事還很多;需要我們用心的地方還很多。但我們相信,在這平平淡淡、酸酸甜甜、瑣瑣碎碎的班主任工作中,只要有付出、就一定有收獲,只要我們付出了心血,付出了汗水,就一定能夠收獲一個金光燦爛的秋天!
個人簡介:
趙海瑞,本科學歷,中小學一級教師,國家級三級心理咨詢師,徐州市中級心理教師。
2005年參加工作,熱情奔放,工作踏實,團結同事,關愛學生。個人業務突出,曾獲市優質課二等獎,區優質課一等獎,區基本功一等獎,區班主任競賽一等獎。并連續多年榮獲“區優秀班主任”、“區最佳引路人”、“師德先進個人”、“彭城恩師”等稱號。
教育箴言: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讀書格言:以書為鏡,關照自身,可以悟修身之道,明待人之理。
撰稿:李愿愿
審核:薛娟
攝影:李秋忱 李愿愿
編輯:李秋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