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校園,師者先行。閱讀是教師成長的必由之路,蓄力方可行遠道,書香才能溢芳華。為促進教師更好地學習新教育實驗的教育理念和實施方法,促進教師思考并優化現行教育教學行為,伊莊鎮牛樓小學于10月23日開展了教師讀書交流活動,全體英科老師參加。
活動開始,陳校長的分享引起更多老師共鳴。教師想要成功,70%來自自身約束和督促。并且給其他老師提出了建議:每天給自己定個小目標,“雁過留聲”,不求每件事被別人看到,只求無愧自己過的每一天,他讀結合讀書發自內心的感慨:教師責任重大,用“軍規”來概括十分貼切,不僅要有職業精神,更要要保持一顆平常心,總之,“拋棄浮躁立即行動;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也不可能找到完全相同的兩個人,意思就是我們作為教師要善于學習,學習別人的教學方式和方法,但是要融入自己的想法,因為別人的教學方法不一定完全適合自己。“這是苗雨老師讀完前三條軍規最強烈的感悟;最后,劉越老師閱讀這本書后認為,“行動勝過千言萬語”“身教勝于言傳”“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做最好的自己,為學生做最好的模范!
王慶松老師分享了最喜歡的一本書《放手,才能強大》。陳老師提到,這本書主要講了七個成長之福,個性之福、尊重之福、責任之福、自制之福、獨立之福、時間之福和經驗之福。陳老師說到,作為教師除了需要完成學科教學任務之余,還要處理一些突發事件。面對孩子們的“無禮行為”,作為教師要第一時間制止,當孩子們遇到挫折或者感到沮喪時,需要父母,老師站在身后,這樣他們才能學會如何讓自己變成可靠的人。
張明弟老師分享的是《特殊兒童個案研究》這本書。作為一名教師,要做好自己的教學工作,寫好個案研究,首先要做到熱愛這些特殊學生,要關心、了解他們,多與他們交談,對這些學生從“愛”字入手,在與這些學生的相處中,不諷刺、挖苦他們,而是耐心的指導教育。為了這些特殊孩子能夠學的好,生活的好,每天都有進步,使他們從不能自理到能自理,從課堂上坐不住到遵守課堂紀律,應從日常生活入手關愛他們,認真、耐心地對這些學生進行教育。從工作中的點滴小事做起,像母親對待子女一樣,愛生如子。
此次讀書分享活動,為教師的成長搭建了一個平臺,老師在享受閱讀的同時,豐富了自身的理論基礎,提升了自身的專業水平。牛樓小學全體教師在今后的工作中、生活中會繼續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用知識武裝自己,為教學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