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風送爽,天朗氣清。2023年10月25日上午,徐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歷史教研活動在徐州市大廟中學舉行,以“同課異構+評課議課”的形式,共同探尋新課標、新教材、新中考背景下初中歷史教學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本次教研活動由區教師發展中心邀請徐州市歷史教研員王建寧老師到經開區進行課堂教學指導。同時出席活動的還有經開區教體局牛樹超副局長、開發區歷史教研員梁興義老師、開發區全體九年級歷史老師及七、八年級備課組長。
首先,在同課異構環節,由學校謝蘇婭老師和開發區中學馬騰凡老師執教九年級上冊第20課《第一次工業革命》。
謝蘇婭老師在課堂上創設虛擬情境,以約翰一家為例,將工業革命發展的脈絡很好的展示出來,最后總結時間軸,謝蘇婭老師用簡潔的語言便將資本主義的發展歷程描述的很清晰。體現了大單元教學意識,反應了教師對歷史的認知。
馬騰凡老師在課堂上,通過一個小視頻,將瓦特改良蒸汽機的地方向學生清楚的展現出來,有利于學生的理解,細節之處,處理的非常好。體現了跨學科知識的運用。在討論工業革命影響時,馬騰凡老師又將影響提煉為若干個層面,結構化很強。
共研共美,細研出新。課后,王建寧主任組織參會教師針對兩節公開課開展評課研討。王建寧主任講話主要分為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對兩位老師的課堂進行點評,其次圍繞如何引導學生根據材料得出歷史觀點進行討論,最后談論了中考事宜。
王建寧主任對兩位老師的課堂給予了評價,兩位老師的課堂準備,都很充分,并且邏輯清晰。首先破解歷史概念“工業革命”,運用圖片更加形象的解釋,大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工場的過程,幫助學生更好理解什么是工業革命,再到原因分析,成果展示,突出特點,影響啟示,形成一個完整的課堂結構,也體現了集體備課的成果。
課堂也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在對于工業革命的影響處理時,沒有更好的調動學生思維的發散性,沒有關注學生的思考過程。我們通常在課堂上都是給定材料,引導學生按教師的思路思考,忽略了對學生獨立思考的培養。參會教師依據這樣一個難點問題進行了積極的討論。
交流過程中,有老師指出,學生從材料分析,得出結論比較難,應從頭開始鋪設材料,貫穿整節所學,分析事件影響。秉承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思考的原則,加上史料的實證,得出最后的結論。
王建寧主任進行總結,教師在日后的教學中,可以選取經典、細節的史料作為支撐,借助導學案,先把問題拋給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如果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教師再給出思考視角,引導、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當然,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在日常的教學中不斷貫穿滲透。
最后,王建寧主任解讀了相關中考事宜。明年將采用新教材,平時教學中按課標備考,命題也按課標考察;難度系數持續保持穩定;大題偏向跨學科、開放性試題;給出觀點,學生能夠有理有據的論證;注重史料閱讀,史料使用,增加實踐活動,與學生生活情景結合,進行考察。
秋催千樹果,日染九州新。本次教研活動在有序、認真、輕松的氛圍中圓滿結束。教研無止境,成長不延期。眼中有學生,心中有目標。漫步教研路,一邊交流一邊思索;教學路上,一路播撒一路收獲。我們定會以本次教研為起點,深刻領會教研精神,整理好行囊,向著新目標揚帆起航!
不忘教育初心,牢記教育使命。
供稿:謝蘇婭 戚文靜
審稿:周廣海 商友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