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小海燕記者團淮海戰役邳州碾莊圩戰斗舊址尋訪結束返回徐州,8月中旬,小記者團新五年級團一行47名小記者,舉行簡單開營式,背起行囊,踏上南下的尋訪專車,奔赴淮海戰役安徽雙堆集殲滅戰舊址尋訪。
雙堆集是一個歷史古鎮,鎮外有平堆和尖堆兩個大大的土堆,古鎮由此而得名,一場震驚中外的殲滅戰就發生在這里,是淮海戰役第二階段主戰場。從徐州到雙堆集約130公里,由于剛剛下過大雨,土路較多,道路泥濘,鄉村小道狹窄,有時還要下來推車,村中電線網絡低矮行駛艱難緩慢,從早上7點多出發到下午3點才到達,130公里路程行駛了近8個小時,可見當時的道路是多么艱難。
在雙堆集附近的一個小村莊,記者團問路時,見到了一位老人,聽說他是雙堆集殲滅戰的目擊者,小記者很高興,好奇地圍攏過來,向他進行了隨地采訪,老人家回憶說,當年雙堆集戰斗太激烈了,國民黨黃維的十二兵團被包圍在雙堆集一帶,全部都是機械化部隊,又是國民黨的王牌主力軍,戰斗力十分強悍,中原野戰軍、華東野戰軍集中全部兵力將黃維兵團緊緊包圍,解放軍戰士個個勇猛頑強,奮力拼殺,和敵人整整打了三天兩夜,打的很慘烈,沖鋒號響徹云霄,重型炮彈從天空飛嘯,留下了驚心觸目的慘烈景象,尸體堆積如山,血流成河。打的敵人潰不成軍,四處逃竄,最終被我中國人民解放軍全部消滅,黃維也被解放軍活捉,成為甕中之鱉。
已是午后三時,還沒顧上吃飯的小記者,便高舉營旗,在團鎮委書記的帶領下,來到雙堆集烈士陵園憑吊瞻仰。雙堆集烈士陵園蒼松翠柏,奇花爭艷,紀念碑位于陵園的中部,雄偉壯觀,碑高約有22米,由白色花崗巖砌成,青松環繞,紀念碑正面下鐫刻紀念碑文,碑身正面刻有開國元勛書寫的“淮海戰役烈士永垂不朽”字樣,小記者們用稚嫩的小手,在陵園四周的道旁拔了些長短不齊的野草,采擷了一些五顏六色的野花,大家一起動手,精心編制了一個特殊而又精美的花圈,莊嚴恭敬地獻給在這里長眠的烈士。小記者說:金花圈、銀花圈,都不如我們親手編制的草花圈。
緩步走進紀念館,館名是張愛萍將軍題寫的,紀念館呈民族屋檐,覆蓋著金黃色琉璃瓦,面積約100平方米,展廳陳列著珍貴的歷史資料和圖片300余張,文物200余件,作戰地圖、美術作品20余篇,這些歷史展品,形象地反映了雙堆集殲滅戰全貌。在展覽館里,小記者們邊看邊記,每位小記者都在采訪本上密密麻麻記下了許多內容資料和數字。他們深深牢記住多年前他們的前輩,曾在這里灑下熱血,許多人為了新中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夕陽西下,小記者們在烈士陵園憑吊結束,在鎮政府的支持下,記者團與當地老戰士、老黨員、之前民工聚在一起座談交流,小記者們進一步深刻了解了雙堆集殲滅戰是中原、華東兩大野戰軍并肩作戰,經過阻擊、包圍、殲滅三個階段的浴血奮戰,在雙堆集殲滅了國民黨的嫡系精銳部隊,殲滅敵人1個兵團、4個軍,12個師,1個快速縱隊,殲敵12萬余人,活捉黃維,斃傷4.6萬人,起義5500余人,投誠3300人,繳獲各種火炮870門,坦克15輛,汽車300余輛等,這是解放軍傷亡3萬余人的代價贏得的輝煌戰果,打破了國民黨稱霸中國的夢想,為渡江作戰,解放全中國奠定了堅實基礎。小記者用心地聽著,仔細的記者,這些珍貴而又真實的歷史史料。讓小記者們深受感動,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活動結束已是晚上7點多,小鎮無法住宿,顧不得吃飯,告別鄉干部、老戰士,踏上專車向河南陳官莊戰斗舊址出發。夏夜涼風習習,仰望太空星光璀璨,一輪明月像是明燈,為記者團照亮前進的路程。經過一夜艱難行程,第二天拂曉才到達陳官莊,雖然苦點累點餓點但小記者們經受了考驗,得到了鍛煉。他們說:雙堆集殲滅戰為整個淮海戰役的勝利立下了不朽功勛,我們吃點苦、挨點餓、受點罪,又算得了什么,淮海戰役解放軍死都不怕我們還怕困那嗎?我們要發揚和繼承先烈們的遺志和革命精神,發奮學習,成為國家之棟梁,為繁榮昌盛的社會主義祖國爭光添彩,貢獻力量!
陳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