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送暖,綠柳扶蘇。為探索新課程標準“發展空間觀念,提升思維素養”的數學思想,提升工作室成員的教育教學能力與水平,2月27日下午,賈汪區張純小學數學名師工作室的成員們齊聚賈汪區新新小學,開展了新學期第一次集體研討活動。 本次活動由工作室主持人張純校長牽頭,潘安湖小學姚闖校長以及成員們參與,共安排了兩節精彩的數學課,分別由工作室成員王新玲、李玲兩位老師執教。課堂生動活潑、研討自主高效,共同探討與解決圖形與幾何領域的疑難問題。
首先由王新玲老師執教六年級數學《圓柱的表面積》。王老師從復習圓的知識入手,通過復習所學計算公式引出新課內容。利用生活中常見的圓柱體罐頭,從而引申到圓柱側面積的計算。
王老師逐步引導學生按照公式的順序列式解答,重視學生良好的答題習慣。通過分析表達時順序的錯誤,以及梳理圓柱表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充分讓學生進行錯誤診斷,從錯誤中發現問題、分析原因,讓學生能學以致用,從不同角度去推導公式,由零散變為統一,從而幫助學生突破難點。
在學生交流討論的環節,王老師充分給予學生時間,并在反饋環節讓學生自由表達,并給予贊揚和指正,層層遞進,耐心指導,帶領學生將知識融會貫通,理解公式推導的過程,很好地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王老師的語言幽默風趣,循循善誘!
第二節課由李玲老師執教六年級數學《圖形的放大和縮小》。李老師從一幅風景圖入手,通過改變圖片的長與寬,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李老師結合表格體現三次變化后與原圖的長、寬對比,以及關于“比”的已有知識經驗,啟發學生探究:圖形的放大與縮小,其相同點和不同點分別是什么?從而得到結論:圖形的放大與縮小,大小改變,形狀不變。
此外,李老師精心設置習題,通過按一定的比畫放大或縮小后的圖形,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做到舉一反三。一系列生活化且富有挑戰性的練習,讓學生沉浸在有趣的數學課堂里。評價環節時,師生共同答疑解惑,培養了學生的空間觀念和質疑精神,更讓學生感受到了數學的奇妙。
李老師細致入微,課堂秩序井然!大家認真地觀摩課堂、做著筆記。孩子們激烈的討論引得大家駐足觀看。
兩堂課結束后,張純校長與學員們一起分享了這兩節課的思考與困惑。通過對新課標的獨到見解,以及班級學生的學情分析,讓學員們感受到了他們對教材和學生解讀的嚴謹性。
張純校長對兩節課的整體設計和兩位老師的課堂表現給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應該在數學課堂中給足學生時間和空間,通過有效的活動,讓學生觀察、想象、再觀察、再想象,只有經過這樣一個長期的過程,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升。課堂要從繁雜到簡潔,目標從知識到素養,思維從淺層到深入。
水本無華,相蕩乃成漣漪;石本無光,相擊而成靈光。本次活動既為工作室成員提供了學習的平臺,又為大家互助互學、交流研討創造了機會,讓活動參與者感受到了攜手前行的溫暖和凝聚的力量。工作室成員將在今后的活動中不斷碰撞出教學智慧的火花,凝聚育人合力,共同書寫好教育的奮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