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腹有詩書氣自華?!憋栕x詩書的人就像掛在天空中的太陽,熠熠生輝,內心有光、靈魂有香。4月15日,銅山區漢王實驗小學“知更鳥”書友會開展第五次分享交流,本次的分享者是孫俠老師老師和溫茹琪老師。
孫俠老師分享的是史鐵生的《我也地壇》。
史鐵生的創作比較突出地表現出對殘疾人命運的關注。有的作品反映了他對社會與人生的某些帶有哲理性的思考,語言優美,具有很強的表現力,在他的筆下,地壇不僅是一個具體的地理位置,更是一種精神的寄托,一個內心的避風港。寫作這本書時,史鐵生已經在輪椅上度過了漫長的20年。時間在這20年間,他經歷了母親的去世,失戀分手,病情加重,但他始終在堅持寫作。那些慕名而來的年輕人,不斷在他的身上獲得人生謎題的答案。對于那些正在經歷人生低谷的人,史鐵生總會告訴他們,年輕人,跟我去地壇走走。春風拂面,萬物復蘇,地壇的每一棵樹,每一片葉子,都在向它訴說著生命的故事。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心中充滿了對生命的感慨和對未來的思考,孫老師在這本書中找到的不僅是一個可以讓身體得到休息的地方,更是一個能讓靈魂得到凈化的圣地。
溫茹琪老師分享的是《每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兒童行為心理學家戈登·諾伊費爾德博士,通過40余年研究發現:父母看到的是孩子逆反、攻擊、欺凌等行為問題,但卻并未看見行為隱藏下的內心渴求、方向迷失。內心意愿被深藏、被漠視,得不到精準回應,孩子就會迷失,也會疏遠與父母的關系,而這使得父母更無從看見孩子。因此,作者提出父母需要真正去看見孩子,跟孩子建立良好的依戀關系。在積極回應和主動看見的環境中,孩子內心得到全然的滿足,才能在成年時形成一個健全的自我,擁有獲取幸福的能力。
讀書時溫老師深刻的思考:我們通常只注意孩子的壞行為壞習慣,而并沒有去關注孩子行為后面的意圖,只當我們關注孩子意圖背后的需要和感受,我們才能夠真的看見孩子,讓我們通過我們的心看見孩子的心,這才是我們在與孩子進行相互理解才會產生愛,并且這種愛在親子間流動。每個人只有被發現的時候才會感到生命有意義,生命與他人有了連接。溫老師讀完這本書后明白:管教不應該也不需要和孩子變成敵對關系,聯系法而不是分離法;出現問題的時候,是處理關系而不是問題;鼓勵孩子流淚傾訴,而不是急著讓他吸取教訓。
人生沒有白讀的書,它們會提升你的修養,豐富你的德行,給你向上的力量,照亮自己也照亮學生。春色恰如許,讀書正當時。
撰稿人:賈馨婷
審核:孟亞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