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嘗無華,相蕩乃生漣漪;石本無火,相擊而發靈光”。為踐行“三新四行動”精神,切實提高銅山區小學科學教師實驗操作的能力,加強銅山區小學科學教師群體實驗設計和實驗操作的能力,推進以探究為核心的小學科學課堂教學。4月16日,銅山區教師發展中心舉辦的“聚焦實驗教學 提升科學素養”--小學科學教師實驗操作培訓(房村、棠張、張集),在銅山區房村鎮中心小學開展了。
此次活動教師發展中心房玲主任親臨現場進行指導工作,與大家親切交談。我校領導積極配合,熱情參與。活動伊始,王鑫老師簡要介紹了本次的活動安排:此次活動共有6個實驗,上午安排4個實驗,下午安排2個實驗。實驗1、2由王鑫老師為大家主講,實驗3、4由張集鎮魏集實驗小學高級教師魏淑芹校長主講,實驗5、6由棠張鎮實驗小學張菲菲老師主講。
實驗一 臨時玻片標本的制作及顯微鏡的使用
本次實驗制作并觀察多肉葉片橫切面細胞臨時裝片和制作并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在老師們嚴謹細致的實驗操作下,一個個平時肉眼看不見的細胞一一展現在了顯微鏡中,充滿自信的一張張笑臉訴說了實驗過程的歡樂與成功。
實驗二 建造塔臺
老師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置身于科技、文化等藝術的殿堂之中。結合材料制作精美的塔臺,利用塔臺建造中三角形結構具有穩定性的原理,無不展示著豐富的想象力和超強的動手能力。
實驗三 聲音發報機
“滴……滴滴……”在房村鎮中心小學錄播室里,一群“特工”手捧自制的聲音發報機,現場破譯摩斯密碼,宛如走進了諜戰片的現場。
實驗四 制作簡易水鐘
古人利用日晷、圭表等日影規律來計時,如果陰雨天,古人又是怎樣計時的呢?人們曾用一個底部鉆有小孔的碗,放在水中,讓碗慢慢下沉來計量時間。我們今天就借用礦泉水瓶來模仿古人自制一個計時5分鐘的水鐘。水鐘實驗每組教師都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都能采用獨特的方法去計時,最終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實驗五 粗鹽提純
老師們在了解了實驗步驟后,能夠進行物質稱量、溶解、過濾和蒸發等基本操作技能,體會到物質分離和提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在分享交流環節中老師們能夠分享成功提純的方法,也能夠坦然分享失敗的原因。切實的體會到學生做實驗的心理。
實驗六 檢測物質的酸堿性
通過實驗我們觀察到桑葚干浸泡出來的液體呈紫色,滴加到檸檬酸溶液中呈紫紅色。將紫色液體滴加到小蘇打溶液中變成藍綠色。這是因為桑葚干中含有大量的花青素,花青素具有遇堿變藍遇酸變紅的特質,可以用于鑒別物質的酸堿性,比如鑒別洗衣粉溶液呈藍色,我們知道是堿性。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覺左右為師。實驗全部做完后,教師們展開了熱烈的交流,在濃厚的研討氛圍中,大家各抒己見,逐步完善實驗操作注意事項,參訓教師紛紛表示收獲滿滿。雖然今天的活動告一段落,但我們努力提升小學科學素養的腳步永不停歇,讓我們團結一致共同努力,不負春光不負你我!
撰稿人:龐 雪
審稿人:王鑫、倪雪松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