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幼兒園班本課推進,提高課程實施實效,促進兒童的學習與發展,提升教師對課程的理解、執行和創生能力,5月17日中午,在教研組長王閩老師的引領下,我園開展了“班本課程中審議”專題教研活動。
此次活動,各班老師從已開展活動、拓展活動、實施中的問題、困惑及反思等方面做班級課程開展情況介紹。
一、課程實施分享
小班組教師代表朱老師分享了本班的班本課程——你好水果寶寶,基于孩子的興趣點和經驗水平層層深入,多維度探索課程中的生長力。
中班組教師代表王老師立足幼兒視角,講述了中班組的班本課程———你好蠶寶寶,從幼兒的經驗出發,審議前仔細研讀內容,了解課程的關鍵經驗。審議中,老師們結合幼兒的興趣點以及最近發展區,從主題價值、 主題活動實施、環境布置和區域創設等內容,對主題活動進行篩選、優化、重組。
大班對幼兒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轉折期,老師們從幼兒能力水平和發展需要出發,基于幼兒的生活經驗,教師代表曹老師講述了本班班本課程——蠶繞童心,老師們反思課程在實施過程中是否實現了預設課程目標,對主題內容、創設主題環境、區域游戲是否為課程服務進行了討論。
二、總結反思
教研組長王閩老師對各班課程開展推進工作提出了幾點建議:1.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學習特點、興趣點和經驗點,提取主題經驗,挖掘教育價值和契機。2.讓區角、環境更好的為課程服務。3.課程開展中對內容進行必要的優化、刪減,要預留生成的空間,為課程的生發契機、偶發事件留足空間。
并且老師們要鏈接《指南》,以《指南》為準繩分析各年齡段目標,梳理核心經驗,幼兒在活動中獲得了什么發展?教師有什么收獲?
王老師從更高的站位和更科學的兒童觀對大家的課程開展思路和活動內容進行了總結,并向老師們提出新的要求和希望:課程要實實在在的開展,課程實施中,教與學要多元化,開展形式應該靈活,采用游戲、參觀、實踐、親子表演等多種體驗方式,給幼兒多一些自主性和選擇性。
課程審議是教師的修行,教師守住幼兒這個原點,分析價值,利用身邊資源,架構主題,付諸實踐,用一種反思性的智慧照見教育中的自己,實現自我成長。
審議之旅,我們從未停住腳步,我們將持續關注幼兒興趣點的發展,不斷地調整和優化課程內容,共思、共享、共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