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等等,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以圍繞才華橫溢、遺世獨立的楚國大夫屈原而展開傳播至華夏各地,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了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出幼兒初步愛國主義情感,大彭鎮沙塘幼兒園開展了端午節主題活動。
端午節——知端午
老師們根據各年齡段幼兒的特點,整理了許多有關端午節的素材,將端午節的傳統習俗滲透在幼兒園課程中,老師們通過圖片、視頻、繪本等多種形式,講述一個個有趣的端午習俗,一則則動人的歷史經典,帶領孩子們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和傳統習俗。
端午節——掛艾草
掛艾草也是端午節的重要習俗。老師引導孩子們聞艾香、觀艾草、插艾草,了解艾草殺菌驅蚊、避瘟防疫等作用以及為家人祈福的美好愿景。
端午節——五彩繩
“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孩子們為自己做一條五彩繩,綠色代表健康,紅色代表快樂,白色代表平安,黑色代表友愛,黃色代表幸福,把五彩的祝福一同“戴”上。
端午節——佩香囊
佩香囊,是端午傳統習俗之一,香囊內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開竅的中草藥,有清香、驅蟲、避瘟、防病的功效。孩子們通過制作香囊的方式來感受濃濃的端午情,將做好的香囊贈送給自己想要送的人,瞧,孩子們一個個認真的模樣!
端午節——品粽子
粽子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慶食物之一,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神靈的貢品。 史書記載,吃粽子源于春秋戰國時期,傳說人們為了紀念楚國大夫屈原而逐漸流傳下。孩子們會和粽子發生什么樣的故事呢?
首先,孩子們紛紛拿起了手中的畫筆,像“小畫家”一樣,時而涂抹顏色,時而勾勒線條,時而描繪形狀,剪一剪,粘一粘,貼一貼,再裝飾一番,一個個形態各異的粽子寶寶便出現在眼前。并做成了一把把可愛的小扇子。
端午節的重頭戲當然是吃粽子啦!清香無比的粽葉、甜蜜蜜的棗、軟糯的香米,是節日里最美味的期待。
傳統節日的美好,是撒在孩子心中“故鄉”的種子,是留在孩子記憶中“家”的味道。在這場端午節的主題活動中,孩子們不僅親身體驗了節日的風俗,感受了節日的歡樂,更體會到了我們中華傳統節日的魅力,潛移默化中,中華傳統文化的種子播撒在每一個孩子心中。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