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關系是家庭的核心,而溝通則是維系這一核心的關鍵紐帶。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常常困惑,為什么和孩子之間總是存在溝通障礙?為什么明明是為孩子好,卻總是換來孩子的抵觸?11月5日下午,徐州市太行路小學組織開展以“改善溝通 拉近親子關系”家校共育講座。
本次講座特邀中華志愿者協會家庭教育委員會特聘專家、江蘇省家庭教育專委會委員劉一凡老師,劉老師以其豐富的經驗和獨到的見解,為家長們揭示了在孩子成長關鍵期,有效溝通的重要性。
在陪寫作業方面,劉老師指出家長在陪伴孩子寫作業時,往往容易陷入“監督者”的角色,過度干涉孩子的思考過程,這不僅會讓孩子感到壓力山大,還會破壞親子之間的和諧氛圍。劉老師建議家長要轉變角色,從“監督者”變為“陪伴者”。她讓臺下的家長分別扮演A學生、B家長的形式,模擬孩子寫作業時的場景,讓家長們體驗作為“孩子”在面對家長監督時的心理壓力。通過這一環節,家長們紛紛表示,以后在陪伴孩子寫作業時,會更加注重與孩子的互動和鼓勵,而不是一味地指責和催促。
同樣,面對孩子成績不理想時的問題,一些家長可能會采取責備或忽視的方式,這不僅不能幫助孩子走出失敗的陰影,還可能讓孩子更加自卑和沮喪。劉老師強調了“共情”的重要性,她引導家長之間模擬孩子考試失敗后的心情和反應。通過這一環節,家長們深刻體會到了孩子的挫敗感和無助感。劉老師指出,家長在面對孩子成績不理想時,應該首先給予孩子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幫助孩子分析失敗的原因,并鼓勵孩子勇敢面對挑戰。
在孩子遇到需要解決的問題方面,劉老師強調了“共同面對”的原則。她讓家長們上臺進行情境體驗,建議家長和孩子們一起參與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孩子在“被愛”的過程中學會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劉老師表示,家長在陪伴孩子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僅要給予孩子足夠的自主空間,還要適時地引導和鼓勵,讓孩子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成長和進步。
臨近結束時,劉老師帶著家長一起以“愛”的名義進行宣誓,家長們紛紛表示會改進與孩子的溝通技巧,做一名合格的父母。通過這次講座,不僅學到了改善親子溝通的方法和技巧,還深刻體會到了孩子內心的需求和感受。
教育從來不是一方的獨角戲,而是家校的雙向奔赴;成長也并非是孤獨的旅程,而是家校的同頻共振。徐州市太行路小學將會繼續挖掘更多的家庭教育資源,打通家校溝通交流渠道,家校攜手構建出充滿信任與尊重的育人環境,讓教育的溫度觸手可及,無論在家還是在學校,都有一個溫暖的避風港,給予孩子們最堅實的依靠。
文字:張福星
圖片:韓希茜、張娜
審核:鄭亮、楊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