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作家福樓拜曾經說過:“閱讀是為了活著。”
但閱讀對于人的意義,不僅如此。
《百科全書》上的定義是這樣的:“閱讀是一種從印的或寫的語言符號中獲得意義的心理過程”。這個心理過程要有思維的參與。
凡爾納,法國19世紀小說家,未曾真的周游世界,但是他寫出了《八十天環游地球》。我們并不認識凡爾納,但讀他的書,足不出戶就能體驗遙遠之地的神奇冒險,這就是人類特有的、專有的文化認識活動。
以閱讀的方式,因為思維的參與,讓符號變成了畫面,變成了可以親近和想象的場景,從而獲得了情感體驗。
詩人狄金森寫道:既然如此,為什么我們很多人即使并不缺乏獲得書籍的機會,卻并無閱讀的習慣或者閱讀的能力呢?或許,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童年閱讀的缺失。
童年閱讀的力量有多大?
兒童文學作家彭懿曾經詩意地概括過童年閱讀的意義:“因為有了童年閱讀,當我們回到童年的時候,在我們朦朧的記憶中,就有一片明明暗暗的螢火蟲,閃爍著誘人的光芒。”
特級教師李懷源相信兒童閱讀的力量,在《兒童閱讀的力量》這本書中分享了他在多年的兒童教育過程中,對于兒童閱讀的理性思考,對于推動兒童閱讀的實踐策略構建,并基于自己的親身閱讀,從“體驗愛的溫暖”“品味生命的味道”“黑暗中的一束光”三個方面,分享了值得兒童遇見的49本好書。踐行了閱讀的意義是在閱讀行動中構建的,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細心、潛心閱讀,思考。
我們在童年所閱讀的書籍就如同我們遇到有緣人一樣,要知人、知面、知心,在與書這個“有緣人”聊的過程中,有三層境界:一、讀懂字面之意。看這本書,要知道字面之意,憑借這些外在表露的非常鮮明的信息來了解這本書在給我們傳遞什么。二、言外之意。高明的作者往往會把他的一些思想、情感、精神、靈魂層面的東西隱含在文字中,這就是我們中國人經常說的言外之意。三、生命之意。生命之意就是對于個人的成長發展的意義。一本書讀完了,作為讀者,一定要有自己的收獲,或者是自己的思考。三位一體,統一起來,就是真正意義上的“讀懂”。
拿到一本書,我們平常人都是在讀完后,問孩子:“這本書里有誰?他做了什么事?他做得對不對?他是不是做錯了?是不是不應該向這樣的孩子學習?”一連串的問題讓我們變成了一個不講道理的家長,一個借著書來給孩子灌輸道理的家長。如果一本書不向孩子問出個懂得個什么來,簡直就算是白讀了。
從想法上來說,我們很多家長一開始就有很強的目的性,認為讀書就是明理,不明理讀什么書?從行動上來說,這種功利的想法就更強了,孩子讀了那么多的書,就一定會寫作?不盡然。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事情,有些家長一拿到孩子的考試卷,頭都大了:作文不及格。他們不是靜心思考問題出在哪兒,而是把氣撒在孩子身上泄憤,對孩子一頓呵斥,萬般埋怨:“讀了那么多的書,怎么還是不會寫作文?書不是白讀了嗎?讀那么多的書有什么用?別讀了!”孩子在一旁嚇得不敢吭聲,委屈得了不得。甚至懷疑人生:我讀的書這么多為什么就是作文寫不好,作文太難了。讀這么多的書也寫不好作文,那讀書還有什么用?不讀了!就這樣,孩子讀書的積極性在家長的呵斥埋怨中一點點磨滅了,久而久之成了一個惡性循環,閱讀就這樣淹沒在了童年,可悲吧!
其實,閱讀和寫作是學習的兩種不同的途徑,不能畫等號。閱讀是思考的過程,而寫作是表達的過程。李懷源教授認為:“閱讀和寫作,就像我們每天吃飯和做飯一樣,只要做好飯我們就可以吃,甚至通過品嘗可以分辨到底好不好吃,但是做飯卻是需要經過很多訓練的。所以不要急功近利地想:孩子閱讀了,就應該會寫作。”是呀,我們都知道,一口吃不了大胖子, “閱讀”到“寫作”它不可能畫成等號,“閱讀是思考的過程,而寫作是表達的過程”。我們不是閱讀了一部作品后,馬上就成為了思想家,就像不是品嘗了一道美食,馬上就變成了美食家一樣,這是不現實的,這是一個更加急功近利的對于閱讀的需求。你前面讓孩子讀書,后面不可能就馬上讓孩子出口成章,下筆成文吧。“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更何況孩子一生的閱讀才剛剛開始,閱讀是需要時間洗練的,它是不斷重復的過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一勞永逸的。
有了端正的讀書觀念,家長們就不會再用大人的思維去看待孩子的閱讀,作為家長,我們的職責是幫孩子成就孩子的夢想,而不是讓孩子承擔家長的夢想。經常聽到很多家長說自己小時候沒有條件,現在有經濟實力了,送孩子去學舞蹈,學鋼琴,學這個學那個,表面上好像是在培養孩子,實質上是家長把未完成的夙愿強加在了孩子身上,變相的實現自己未能夢想成真的遺憾——“我不要你覺得,我只要我覺得……”
現在孩子的閱讀有多少是孩子喜歡讀的,大多數是家長認為孩子應該讀什么書,如各種各樣的名著,紛繁多樣的參考書。李懷源教授講過一個例子:有人說“冰心8歲就會讀《紅樓夢》。”但我想,她從中讀到的肯定不是愛情的,更不是社會的、人性的東西。因為對于一個8歲的孩子而言,即使她再早慧,沒有知識的積累,沒有人生的體驗、社會的經歷,是很難理解幾十歲的作者所表達的那些人生體驗的。所以,家長不必強行把書塞到孩子的手里。
那問題來了,家長們也會疑惑的,孩子應該讀什么書?什么樣的書才是孩子能讀的“好書”?既然大人不要強塞,那就主動放權給孩子,讓他們自己去選擇,由孩子來確定選擇他們認為好書的標準。首先是“我懂”,這里的“我”是兒童,不管他是幼兒園的3歲孩子,還是小學的12歲孩子,他能讀懂一本書才會喜歡這本書,孩子喜歡這本書,這本書才是好書。孩子如果不喜歡這本書,那這本書對孩子而言就沒有意義。這里的“懂”是指孩子能深刻地了解、清楚地了解,這才是“懂”,不是說看了一遍,明白講了一件什么故事,就是懂了,而是要知道這本書要傳達的深層意義。其次是“懂我”。 一個優秀的作者,一個人生閱歷豐富的作者,他一定懂讀者。他在寫作的過程中,能幫助讀者解答生活和生命中的愛與恨、苦與痛這些問題。孩子們為什么對有些書愛不釋手?因為他們在書中看到了自己,他們在生活中遇到了很多難題,通過書中的人物的語言行為獲得了啟發。第三,對于孩子而言,“不講道理”的書是好書。除了“不講道理”,還要能解決問題。讀者心中都有萬萬千千的困惑,通過閱讀一本書和作者對話和書中人物對話,可以解決自己的許多問題。
所以,一本好書的標準一定不是所謂的“名著”。在生活中,我們無法理解孩子為什么喜歡看漫畫,漫畫對我們大人來說,簡直是幼稚極了。但我們真的應該學會換位思考,孩子喜歡漫畫,是因為孩子懂,漫畫作者用漫畫的形式,給孩子解開了生活中的許多難題。一個好的作者,會把書寫得通俗易懂,而孩子則能夠天然的了解、讀懂這本書。
大人們要做的就是這些,做一個好的伴讀者,帶領兒童與好書相遇,讓兒童遇見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