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貫徹銅山區教室發展中心研訓處關于對入職一年、三年教師課堂教學考核精神,努力提高青年教師課堂教學水平,銅山區新區實驗小學于2021年12月8日——12月9日,開展了“一年達標,三年提升”的教學活動。
12月8日上午第二節課,邵丹丹老師為我們帶來了精彩一課——《觀察物體》。
首先邵老師創設觀察校園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陶行知先生說過:“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把數學學習融合在生活情景,讓學生在具體情景中感受數學的存在,發現數學問題,激發學習興趣,體會數學就在身邊。邵老師就是以學生們熟悉的校園大門口開始引入,引導學生發現在校門外和校門內看到的場景是不一樣的。緊接著將鏡頭轉移到教室這個相對小的環境中,通過觀察教室前后看到的場景也是不一樣,再次體會觀察位置不同,看到的場景也不一樣。
其次教師出示小猴這個可愛的小玩具,孩子們立刻興奮起來,在邵老師的有效引導下,孩子們展開有序的觀察活動,通過定位置---快拍照---閉眼想---選照片一系列的活動,孩子們在愉快的活動中,掌握了知識,激發了學習興趣。邵老師這樣的設計不但激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探究的欲望,還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將學生置于認知的最近發展區,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最后邵老師精設練習,精煉總結。邵老師設計的練習既鞏固了本節課的基礎知識,又訓練了學生的思維。總結部分,回顧整堂課的過程,最后思維導圖的方式回顧了整節課,為這堂課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12月8日上午第3節課,王超男老師為我們帶來了一節高思維的課——《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
首先王老師以復習導入,復習分數、小數和百分數的互化為本節課的學習奠定基礎,接著王老師出示情境圖,學生通過觀察生活中的情境圖,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當學生提出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時候,王老師抓住和本節課的聯系,出示大白菜老師的問題,引導孩子們學會解決問題;最后通過基礎練習,提高練習,拓展練習層層深入,很好的鞏固了知識。
本節課王老師帶領學生們回顧總結數學學習的方法:一分析,二找單位1,三列式解答等一系列的過程,真正做到了讓孩子參與課堂,做課堂的小主人。
12月9日上午第2節課,韓振老師為我們帶來了一節——《用字母表示數》第2課時。
小學生由具體的數過渡到用字母表示數,是認識上的一次飛躍。對于他們來說是很抽象、顯得較枯燥的。而且用字母表示數的許多知識和規則與小學生原來的認識和習慣是不同的,而這些知識和規則又是學習簡易方程以及將來學習代數的主要基礎。韓老師的這節課,正是基于以上認識,找準了知識的切入點,充分利用學生的已有舊知遷移誘導到新知學習,完成了認知上的一次飛躍。
首先韓老師通過復習用字母表示數時需要注意的地方,然后出示教材情境圖,引導學生對比上一節課小棒擺三角形和這一節課的區別,通過觀察---填表----再觀察----歸納總結----得出結論。最后再加上高質量的練習,學生掌握非常好。
12月9日上午第3節課,陳沖老師為我們帶來了一節精彩的課——《用字母表示數》第1課時。
陳老師扎實的教學功底、精心的準備,深度研究教材,靈活使用教材,使得整節課教師教的輕松,學生學有趣!
首先陳老師通過和孩子們輕松愉快的談話,出示課題,看到課題,讓孩子們提出自己的疑問,帶著學生的問題走進本節課。真正把課堂交給了孩子們自己。然后通過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過字母表示數,出示撲克牌,引出字母可以表示固定的數,一切教學設計水到渠成。其次陳老師帶著學生體驗探究,利用直觀的圖形,感悟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關系和計算公式;通過觀看微視頻,觀看、總結掌握簡寫規則。最后總結提升,在實際應用中鞏固拓展。通過游戲鞏固簡寫規則,寓教于樂便于學生有效學習。
青年教師的建設是教師隊伍堅實的一項重要工作,此次活動的開展,我們青年教師一定要立足本專業,選擇適合的方式,應用于教學實踐中,通過不斷的摸索積累,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最終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教師。
攝影:何艷俠
撰稿:桑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