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展示學校骨干教師的課堂風采,提高學校年輕教師的課堂質量和教學水平,給予全體語文教師一個相互交流和借鑒的平臺,學校于10、11 月份舉行了語文學科理想課堂校級評選。
本次參加校級評選的教師共19位,圍繞“真實、創新、高效的課堂教學”這一主題,展示教師開展“學講計劃”和新教育以來取得的成效,體現教師改革、探索、創新的精神和研究成果。
語文理想課堂活動分為小學低年級組和小學高年級組。
低年級組的老師通過活動和游戲將教學任務貫穿其中,同學們通過大量的朗讀來理解文意或掌握知識。譚閆可老師和梅洋老師通過“你說我做”的小游戲,在歡樂的互動中樹立規則意識,為幼小銜接做好準備。程瑤和張寶文老師進行了拼音教學,通過圖片、游戲等與生活關聯密切的詞語,引領學生在生活中讀拼音、寫拼音、借助拼音認字。陸韻如老師帶領學生展開想象,一起乘著想象的翅膀飛上“小小的船”。葉曉彤老師的《秋天》一課,結合生活實際,陪伴學生一起領略秋天的魅力。樊偉娟和王之楠老師同課異構,在清麗的江南荷塘中,做一只暢快的游魚。楊惠然和楊雪老師的《升國旗》和時雪梅老師的《難忘的潑水節》,將德育融入語文課堂,幫助學生認識國旗、走近偉人。李娜老師帶領學生把握不同角色的讀來辨析青蛙“坐井觀天”的原由。陳蘇楠老師通過出示可愛的小葫蘆,引導學生感悟葫蘆藤和葫蘆的關系。
高年級組的課堂通過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以及小組合作學習來貫徹落實“學講計劃”。馮曉冬老師在《橋》課堂上、閆淼老師在《只有一個地球》的課堂上都留出大量時間讓同學們小組討論學習,同學們通過合作學習完成了活動要求。翟華老師在展示《麻雀》這節課時通過板書進行了生生深層次對話以及師生地深層次對話,把課堂放手給學生,讓學生給予課堂更深刻的感受老麻雀的護子情深。張曉琦老師的《總也倒不了的老屋》想象神奇,在不斷的猜測中體會情節的奇妙。孫娟和時琳娜老師錄制的微課精簡而內涵豐富,給青年教師進行了良好的示范。
這19堂課中,有充滿抽象色彩的拼音教學,有充滿哲理的寓言故事,有令人心曠神怡的散文閱讀,有驚心動魄的小說學習,還有韻律十足的詩歌和兒歌。不同的題材組成了五彩斑斕的語文,也成就了精彩絕倫的語文教學。在課后,我們還進行了多次線上線下的集體教研,讓教師擁有更多的參與學習的機會,擁有了更多共享交流的空間,通過集體教研改變教師獨學無友的狀況,達到了專業引領、同伴互助共同成長的目的。
我們的語文課將繼續貫徹落實“以人為本”思想,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并通過探索、落實新教育理想課堂教學模式和方法,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