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和《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加強義務教育學校考試管理的通知》等文件精神,1月11日,春華小學開展低段無紙化質量測評現場展示活動,活動特邀全市全市各鎮校教研員、部分家長代表共同參與。市教育局基教科胡松年科長,市教師發展中心臧艷東主任蒞臨學校指導活動。
本次呈現的現場是二年級語文、數學學科的測評。在設計測評方案時,主要基于兩個關鍵要素設計:一是根據學生年齡特點、知識水平和認知規律進行;二是突出階段學習目標、學科素養與關鍵能力的考查;這樣,就初步形成了標準科學化、形式情境化、過程成長化的項目分層化測評方案。
一、 標準科學化
在評價內容的選擇上,依據課標和教材,科學、全面、有層次地選擇考查內容,形成項目化的測評題庫,制作了卡片、模型、PPT等測評工具。
在評價標準上,根據各項目要求及學生所達到能力水平,制定了相應的10星級標準,最低為5顆星,最高為10顆星。如二年級語文“木星故事分享屋”的評價標準為:
這樣標準,更加全面、立體地評價學生閱讀能力等級,教師、家長、學生可以比較清晰了解每個項目的知識等級與能力水平,更利于孩子調整與改進學習,進行有針對性的項目化訓練。
二、 形式情境化
低年級學生年齡特點,形式必定是活潑潑的、充滿趣味性的。我們將每一個測評過程,置于一個相對完整的、活動化情境中,設計了闖關、比賽、游戲、模擬場景等形式,如語文學科以天宮游記為背景主題,以九大行星命名各項目,有“土星詞語補給車”“火星廣播站”“水星積累館”“金星茶話室”“木星故事分享屋”,學生手持天宮號游覽券,開啟了一段神奇而又夢幻的太空之旅。
學生開啟天宮之旅
學生在水星積累館前抽取卡片
學生在木星故事分享屋前與老師交流
數學以“春華數學園”為主題,設計了“開啟數學之門”“迎‘認’而解”“‘訣’戰到底”“能說會道”等環節。總之,情境與語文、數學元素的融合,淡化了測試的痕跡,增加了測評的情趣。
孩子們在老師的引導下步入春華數學園
學生正在“訣”戰到底環節
孩子正在進行迎“認”而解的闖關
三、 過程成長化
教學評價的功能在于激勵與成長,而非比較與甄別,在測評過程中,學生是輕松愉悅的。在同伴的激勵中,激發了學生潛能,在伙伴的榜樣中,找到了成功的路徑,在體驗學習中,享受到成功的快樂,成長變得可觀察、可測評、可呈現。
發展中心臧松剛主任現場指導
我們闖關成功了!
學生完成測評后接受小記者采訪
無紙化測評旨在全面落實新課程考試評價改革,推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以開放型、游戲型的方式,使春華學子們在測評中培養了學習興趣,提高了表達能力和實踐能力。相信春華學子們在多元化的評價體制下,一定會收獲知識,體驗成功、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