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3日是我國第23個“愛耳日”,今年愛耳日的宣傳主題“關愛聽力健康,聆聽精彩未來”。柳新鎮實驗幼兒園在此邀請小朋友和大朋友們一起來看一看、學一學“愛耳護耳”小知識。
雖然我們的耳朵小小的,在眼睛的后面,但它可以幫我們辨別方向,讓身體保持平衡,聲音通過耳廓,外耳道傳入中耳,再傳到耳內,最后由聽神經傳入大腦。
一、愛耳日的由來
小朋友們知道嗎,擁有健康的聽力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世界上大概有3.6億人不能從聲音中感受美妙的世界。因此從2013年3月開始,世界衛生組織就設立了“國際愛耳日”。小朋友們知道為什么要把愛耳日的時間定為3月3日嗎?你們瞧,“3”像不像我們的小耳朵呀。兩個“3”就是我們的兩只小耳朵,所以,愛耳日就定為3月3日。
二、怎樣保護耳朵?
1. 避噪音
人倘若長時間接觸機器轟鳴、車輛喧鬧、人聲喧嘩等各種噪音,會使原本開始衰退的聽覺更容易疲勞,聽力急劇減退,甚至引發噪音性耳聾。因此,盡量避免或減少噪聲的干擾,是老年人保護聽力的首要一條。
2. 不挖耳
經常用耳勺、火柴棒掏耳朵,容易碰傷耳道,引起感染、發炎,還可能弄壞耳膜。耳道奇癢難受時,可以用棉簽沾少許酒精或甘油輕擦耳道,亦可內服維生素b、c和魚肝油。
3. 防進水
游泳或洗澡、洗臉時,應特別注意,防止水進入耳內。如感覺耳里進水,應立即側耳單腳跳,讓水流出來,或用棉球棍輕輕放進去,把水吸出來。
4. 定期檢查
耳疼或不舒服應馬上去醫院檢查。即使沒問題,每年也應去體檢一兩次哦。
5. 正確擤鼻涕
兒童感冒咳嗽后可能會流鼻涕,而擤鼻涕時需要掌握正確的方法,應左右鼻腔一個一個地擤,切勿將左右鼻孔同時捏閉擤鼻,因為鼻腔后部與中耳腔有一管腔相通,擤鼻不當會將鼻腔分泌物驅入中耳腔,引起中耳炎。
看了這么多小知識,你們學會怎樣愛護耳朵了嗎?耳朵是人體的重要感覺器官之一,幼兒又正處于語言的形成期,保護聽力顯得尤為重要。讓我們攜起手來,一起關注耳朵健康,養成愛耳護耳好習慣,讓這世界的美好伴隨著聲音如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