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兒童自己能夠做到的,都應該讓他自己去做。”——陳鶴琴
隨著課程游戲化在幼兒園的不斷推進,兒童在游戲與生活中越來越自主,教師也越來越放手。為了更好的體現一日生活皆課程的理念,充分挖掘進餐環節的教育價值,進一步發展幼兒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在自由自主的生活中培養兒童積極的自我服務意識、自我管理能力,同時也使教師進一步認識到生活環節的重要性,提高教師對進餐環節的課程意識,銅山區漢王鎮中心幼兒園開展了自主用餐研討活動。
3-6歲是幼兒生活習慣形成的關鍵期,良好用餐習慣的養成對幼兒健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大班和中班的自主分餐中我們聽到了每個班不一樣的亮點。生活教育中蘊含了大量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契機。本次分享交流的目的:
1.為了促進教師相互交流及自我反思,將生活化的課程理念融入到幼兒一日生活。
2.發現問題,解決困惑,研討出較為科學合理的小、中、大不同年齡自主進餐模式。
3.明確“自主進餐”全過程中幼兒、教師、保育員的角色定位。
分享活動結束后,教師們及時進行交流與討論,將自己看到的、記錄的問題及困擾一一提出,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圍繞本次教研的目的,討論的非常激烈。在各抒己見中達成共識,優化了活動流程,使大家在共思共研中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指南》指出“幼兒身心發展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護及照顧,但不宜過多的保護及包辦代替,指導幼兒學習自我服務技能,培養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尤為重要”。所以,銅山區漢王鎮中心幼兒園通過教研活動,讓大家在思維碰撞中成長,讓孩子的午餐更自主,讓幼兒的自我服務、自我管理意識更強。而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銅山區漢王鎮中心幼兒園教師始終是孩子活動的觀察者、支持者和服務者,耐心細致,靜待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