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
教育部等相關司局負責同志和專家出席
介紹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工作有關情況
教育部:所有學校在“五一”假期過后的一周里進行更加嚴格的健康監測
針對“五一”假期有師生要離校,而且可能要到其他地方去旅行,教育部要求所有學校在“五一”假期過后的一周里進行更加嚴格的健康監測。
教育部體衛藝司司長王登峰表示,如果有師生在假期期間離開校園去旅行,可能去過中高風險地區,也可能沒有去過中高風險地區,但是在整個旅行過程中,以及共同居住的人員是否有旅行史,這些都可能會影響到校園疫情的防控。
“所以,‘五一’假期過后,教育部高度重視,開學這幾天我們對所有的校園都要進行更加嚴格的健康監測。”王登峰表示,“五一”假期過后,從教育系統目前反映的情況來講,應該說這個假期對校園疫情防控沒有產生明顯影響,教育部這幾天還要繼續嚴密地監測。
王登峰提醒,如果有師生在假期有旅行史,那么首先要區分清楚是否有過中高風險地區的旅行?是否有家庭成員在這期間有過中高風險地區的旅行?如果有這種情況,就要嚴格按照疫情防控的措施,該隔離的隔離,該做健康觀察的做健康觀察,該做好各種監測的做好各種監測,要確保嚴格按照國家疫情防控關于旅行方面的要求才能夠返校。
王登峰表示,即使沒有到中高風險地區去旅行,即使沒有離開校園,在這期間,校園環境可能也會有一些變化,教育部也要求所有的學校都要在這期間,特別是“五一”假期過后的一周時間里,要認真地、更加仔細地、更加全面地做好廣大師生的健康監測。
教育部:將盡快搭建和完善提供全方位心理健康服務的平臺,全力以赴做好心理方面援助
針對因疫情長期封控在校而出現負面情緒和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教育部表示,將盡快搭建和完善提供全方位心理健康服務的平臺,全力以赴做好心理方面援助。
王登峰在發布會上表示,目前國家智慧教育服務平臺已建成心理援助熱線平臺,平臺上提供的大學心理健康課程、中小學心理健康課程,以及應對具體心理問題的心理微課和一些針對心理問題的專家解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大家的焦慮。同時,教育部還在平臺上線了教育部和華中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建立的兩個心理援助熱線平臺,這兩個平臺上線以后,日訪問量和電話呼入都非常多,教育部正在征集全國各個高校心理咨詢服務中心進駐平臺。
王登峰表示,在出現疫情的地區,特別是對實施校園封閉管理的學校,師生長期被封控在校園里,更多人有心理求助的需求是非常正常的,需要調整認知,保障信息暢通,講清楚不同人群的管控差別,做好保障,真正做到心理健康服務到位,除了專業人員之外,輔導員、班主任也要發揮好作用。
教育部:教育系統要“把好門、管好人、控好物、備好勤”,確保疫情防控校園一方凈土
新聞發布會上,針對教育系統如何做好校園疫情防控,王登峰表示,教育系統要“把好門、管好人、控好物、備好勤”,確保疫情防控校園一方凈土。
王登峰介紹,一是要“把好門”。要嚴格實施校門的管控,讓病毒沒有機會或者減少病毒進入校園內部的機會,這是做好校門管理最重要的方面。要認真查驗身份、測體溫、檢查健康碼、行程卡等相關信息,才允許進入校園。
二是要“管好人”。在校園里面的師生,要做好健康監測工作,師生以及共同生活人的行程軌跡的管理、健康監測的情況,是“早發現”非常重要的環節。此外,還要做好師生健康生活方式的教育,鼓勵師生認真做好個人防護,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各項措施。最近教育部將下發掛圖,宣傳在防范新冠肺炎疫情中一些很簡單但是非常有效的措施。“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少聚集”,這是一些看似簡單但實際上要長期堅持下來不容易,卻又對防范新冠肺炎疫情極為有效的健康生活方式。同時,要加強健康教育,讓廣大師生全面了解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各個環節應該注意的問題。
三是要“控好物”。在校園里,肯定要與校外發生各種各樣的聯系,包括快遞、人員交往。要做好快遞、包裹和其他進入校園物品的疫情防控各項常規檢查。除了進入校園的物品之外,校內的垃圾清運和公共場所的管理,也要真正落到實處,這些是確保校園環境安全非常重要的方面。
四是要“備好勤”。在做好各項常態化疫情防控舉措的同時,一旦出現感染,要立即全面啟動應急預案,應急預案要制定完善、經常演練,確保一旦出現疫情能夠及時全面啟動。
“這些工作是我們應對奧密克戎的時候必須要做到的,但考慮到校園是一個特殊場合,人員非常密集,而且跟社會的交往非常頻繁,在‘把好門、管好人、控好物、備好勤’這四個方面,要提出更高、更嚴格的要求,才能夠確保在疫情防控中校園一方凈土。”王登峰說。
教育部:計劃于今年6月在“智慧高教”平臺二期增設虛擬仿真實驗板塊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教育部計劃于今年6月在“智慧高教”平臺二期增設虛擬仿真實驗板塊,滿足高校線上教學實踐、實驗的需要。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一級巡視員宋毅介紹,疫情以來各地各校創新開課方式,充分挖掘各類在線實驗實訓和虛擬仿真平臺資源,通過慕課、現場直播、虛擬仿真等方式開展實驗、實踐教學,開展了大量積極有效的探索實踐。
比如說南京大學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疫情期間錄制《生物化學實驗》相關慕課,學生線上觀看實驗操作視頻,開學后再進行實驗操作,探索了實驗教學新模式;清華大學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可以居家進行的實驗,通過郵寄方式為學生提供實驗器具,通過視頻方式在線指導實驗;今年同濟大學依托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平臺和“實驗空間”部署了52項虛擬仿真實驗,平臺用戶達1.7萬人,虛仿軟件學習達到5.6萬人次。
“經過近3年大規模在線教學的實踐考驗,多數高校在組織實驗課、實踐課教學方面,都有了比較成熟的經驗。”宋毅說。
宋毅介紹,教育部從2013年開始推動全國高校探索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資源建設。2017年以來已經遴選出728門虛擬仿真實驗一流課程。2018年,上線了“實驗空間”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為全國高校提供了虛擬仿真課程開放共享服務,這個平臺上線的虛擬仿真實驗課程已經達到3250多門,涵蓋了61個專業類。平臺上線以來,對支撐疫情期間高校實驗教學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年3月下旬,“實驗空間”平臺應吉林省教育廳要求,對吉林省高校2200多名師生開展培訓,吉林大學、延邊大學、長春建筑學院、長春師范大學等高校已經陸續開始依托實驗空間開展線上實驗教學,全省在線實驗達到16萬人次。
宋毅表示,教育部計劃于6月在“智慧高教”平臺二期增設虛擬仿真實驗板塊,希望各地各高校能夠廣泛關注,積極用好虛擬仿真實驗課資源,滿足線上教學的在線教學實驗、實踐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