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童年》
閱讀小明星:常恩楠
《童年》這本書講述了小主人公阿廖沙在父親去世后,隨母親寄住在外祖父家中度過的歲日。其間,他得到了外祖回母的疼愛,呵護,受到外祖母所講述的優美故事的熏陶,同時也目睹了兩個舅舅為爭奪家產爭吵打架以及在生活瑣事中表現出來的自私,貪婪。這種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善與惡、愛與恨在他幼小的心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阿廖沙--他隨著歲月的磨礪成長了起來,也變得更加堅強,而童年這段時光,讓他見識了人性的丑陋及美麗。當阿廖沙與小伙伴們撿垃圾以及立誓不偷東西時,我看到了他們的純潔心靈;當小茨岡死了,甚至被無聲無息、無人思念地埋葬后,我看到人性的丑惡:當外祖母給我講故事,親切的撫摸“我”是,我又看到人間的美好:當兩個舅舅為了分家而大打出手時,我又不禁打了個寒戰--手足互殘,世態之炎涼!當“好事兒”搬走時,我為阿廖沙感到惋惜,多么短暫而又珍貴的友誼啊!當阿廖沙捧著獎狀回家時,又是一陣不可言喻的喜悅。
童年就像手里的風箏線,線緊緊纏住風箏,可沒了線,風箏便不能高飛。而童年就是這風箏,那線呢?線又是什么?春夏秋冬,人的四季;歲月蹉跎,人的足跡。
歲月是總是狠心的,從不會破例給給任何一個人機會:時光總是匆匆的,從不會輕易給任何人一次選擇。而我們是應該一直陷入回憶,回憶那些逝去的時光,做哪些無謂的彌補呢?還是珍惜眼前,努力創造美好的未來呢?
每個人的童年都不同,不管是快樂的還是痛苦的,都將會成為過去。我們要珍惜眼前,為創造美好的未來而努力。向著夢想前進,向著勝利前進!讓我們一起走進《童年》感受主人公的童年及感受。
常恩楠,女,2010年9月出生,12歲,擔任蘇山小學六(5)班副班長,品學兼優,活潑熱情,是老師的得力小助手。小學六年中多次被評為三好學生,優秀班干部。
一本好書不一定是黃金屋,但他可以是一列火車,至少帶給你一次奔馳的機會,看看別處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