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是獲取知識的渠道,提高人素質的有效途徑,亦是涵養靜氣的搖籃。為提高教師閱讀能力,提升教師業務素養,2022年10月24日,黃集鎮鄆城小學開展了一次“書香滿校園, 閱讀筑夢想”主題讀書分享活動。
讀書可以燭照我們的內心,讓我們及時反思自己教學、生活中的種種不足;讀書可以使我們愉悅心情,讓跌宕起伏的故事徜徉在我們心頭。讀書的人不一定成功,但成功的人一定讀了許多書。對教師而言,一本好書,一生財富。
扈向真老師在會上分享了青少年研究副會長孫云曉所編輯的《向孩子學習:一種睿智的教育視角》這本書。書中無處不在的“向孩子學習”思想更是對她的教育教學理念產生了顛覆的影響,使她的教學活動從“師主生從”型逐步走向了“以生為本”型。
扈老師感悟到:“向孩子學習”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就不是那么回事。一來,我們對孩子的認知存在著刻板偏見,就以我而言,以前總認為孩子知識有限、思想又不成熟,除了被動地接受教師的教學活動,能有什么主見、思想,因而,常常對孩子的思考、想法乃至建議不以為然;二來,自古便有“天地君親師”、“師道尊嚴”的說法,教師在師生關系中是主導,高高在上,怎么能夠向孩子學習?即使孩子的想法是正確的,只要跟教師的觀念相沖突,教師出于“好面子”的心理也會否定孩子,更談不上向其學習。我以前在教學中也存在著同樣的問題,因此,孫老師的書對我而言,無異于醍醐灌頂。書中開篇便指出,孩子所具有的優秀品質,很多品質我們成年人實際上并不具備,或者說不像孩子那么突出,比如“樂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平等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強”……孩子的這些寶貴品質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我想到了古代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孔子在《論語》中指出,“三人行,必有吾師焉”,這里孔子強調的是向別人學習的寶貴品質,并沒有區分學習對象是兒童還是大人。《三字經》所說的“昔仲尼,師項橐,古圣賢,尚勤學”中的項橐就是孩子,這對我們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有著很深的啟發借鑒意義。 就我的教學活動而言,以后要做到以下兩點內容。首先,“以生為本”,“以生為本”是“以人為本”理念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拓展和延伸,要求我們在教學中將學生視作課堂教學的根本,“一切從學生出發,一切為了學生”,“向孩子學習”最終的目的還是服務于孩子的成長與發展,因為,教師只有在向孩子學習的基礎上,才能清楚地了解孩子的長處與不足;其次,“以學定教”,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形,決定相應的教學規劃,如此,才能提升教學活動的針對、有效。
“向孩子學習”對教師而言是手段,教育才是目標,通過“向孩子學習”來推行教育活動,可以減少教育教學環節很多不必要的麻煩,更好地促進孩子的成長發育。
書香濃濃,意蘊無限。教師的成長需要有不斷的知識去充實,教師的提高需要有新的理論去支撐。學校將繼續創設讀書學習的氛圍,使讀書活動作為提高教師能力的一條途徑,引領教師踏實認真的多讀書、讀好書,讓教師們的生活更加充實,工作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