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學科專業書籍,才能更好地助推教師專業成長。
這學期,史莊小學語文老師繼續閱讀于永正老師的《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我的為師之道》這本書。
大家對具有豐富一線教學經驗和卓越教學能力的于老師非常敬佩,對他的這本書也是愛不釋手。一邊讀,一邊做批注,做摘抄。5月16日下午,圍繞閱讀這本書的體會,大家聚在一起舉行讀書沙龍活動。
讀書負責人劉主任主持這次讀書沙龍活動。她先分享了自己的收獲:承認差異,尊重差異,才能不對學生進行盲目地比較,才能保護學生,不傷害學生;也才能少讓自己生氣,少傷害自己。
孫娜老師分享:輕松的課堂有意思,學生才會有愉悅感,才會效率高,效果好。輕松的課堂來自于備課時對教材鉆得深,對學情把握得精準。課前下足功夫,課堂上才會“舉重若輕”。
蔡秀娟老師說自己的收獲很多,其中一點是:學會微笑,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微笑可以表達自己的開心、喜愛,傳遞友善的信息,使學生敢于、樂于親近老師。老師的微笑使課堂上師生關系和諧、溫馨、融洽。學生親其師,才能信其道。
孫紅艷老師說:“于老師童心不泯,說自己活成了一個孩子。他這是在無限地向學生靠近,去理解孩子,了解孩子,知孩子所想、所需、所愛、所盼,于是才能上出真正符合學生需要的語文課。”
張婷和杜影老師有同感:能把語文課上的有意思的老師,學生才喜歡。在于老師的語文課上,學生學得放松、開心,感到有意思,喜歡語文課,也喜歡于老師。
劉麗萍說:于老師的語文課,或設計巧妙,妙趣橫生;或語言幽默,讓學生開懷大笑;或說唱表演,讓學生身臨其境。“是師非師,是課非課”,這是于老師追求的境界,值得自己學習。
圍繞著于永正老師以及他的這本書,大家有說不完的感受和想法。大家紛紛表示,閱讀這樣的專業書籍,一定能推動自己的專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