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6日,徐州市銅山區北京路幼兒園聯合江蘇師范大學學前教育系舉辦了以“樂教善研,潤育新人”為主題的實習生評課議課活動。
一、實習促教、共同成長
成長,需要平臺;勤奮,方才收獲;精彩,源于用心;不足,才能進步;磨礪中成長,研討中提升!一次飽滿的實習經歷,是步入職業生涯前的初體驗和初嘗試,亦是探索與學習;是對自我的剖析和再認,亦是成長和歷練。教育實習是全面提升實踐能力的途徑之一,也是培養合格幼兒園教師的重要環節。作為江蘇師范大學的實習基地之一,為了進一步提高實習生的自身綜合素質和教學水平,促進專業化成長,北京路幼兒園特地聯合江蘇師范大學學前教育系開展了實習生評課議課教研活動。
二、百花齊放、教學相長
實習三個多月以來,從觀察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到逐漸參與到保育和教育活動中來,再到可以獨自開展一次集體活動,5位實習生成長了很多。為了幫助實習生們更好地開展集體活動,進一步提高教學水平,北京路幼兒園的園長與江蘇師范大學的指導老師特地組織了本次實習生評課議課活動。本次評課議課活動中,5位實習生通過精心準備、反復打磨,最終呈現了精彩紛呈的活動。
實習生陳老師開展中班數學活動《營救汪汪隊》。導入部分,陳老師以“萊德隊長的電話”作為切入點,營造了有趣的互動情境,快速地調動了幼兒的好奇心和興趣。通過鋪石子、爬山坡、走迷宮、鉆山洞層層關卡讓幼兒逐步營救出狗狗們,在這個過程中感受數學的規律美,體會到幫助萊德隊長的樂趣。
實習生牛老師開展小班語言活動《快樂的夏天》。隨著天氣一天天的變熱,夏天到了,牛老師從蟋蟀展開,逐步引導幼兒感受快樂的夏天。在活動過程中,幼兒跟著蟋蟀認識了青蛙、螢火蟲等,快樂地感受到了夏天的魅力。
實習生周老師開展中班數學活動《大熊的儲藏室》。周老師以“大熊肯尼雜亂的儲藏室”作為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引導幼兒幫助大熊肯尼“整理儲藏室”,進一步引出本次活動的重點“分類”。接著,周老師引導幼兒發揮想象按照不同的標準對食物進行分類,如顏色、形狀、大小、味道等等。在本次活動的難點部分,周老師引入了“二次分類”的概念,通過操作環節幫助幼兒認識、理解并學會使用“二次分類”的方法,進一步感知分類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實習生孫老師開展小班數學活動《方塊小兔過生日》。在幼兒生活中經常會接觸到三角形、方形(正方形和長方形)、圓形的事物,他們對此非常的感興趣。《綱要》中也提到:“善于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中索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所以本節活動根據小班幼兒的發展特點和生活經驗出發,讓幼兒在學中玩,以繪本、操作、模仿等形式貫穿于整節活動,并加深幼兒對圖形的分辨能力。從而在快樂的活動中了解圖形、鞏固圖形,最終在正確感知圖形的基礎上,能進行簡單的推理與圖形排序。
實習生蔣老師開展中班數學活動《小刺猬的項鏈》。本次活動注重將枯燥的數學知識融入到生動形象的故事中,更利于幼兒知識經驗的活動。活動的重難點是“發現果子顏色、大小的排列規律并能按照一定的規律進行排序,嘗試創造新的規律”。為突破重難點,蔣老師采取了循序漸進、逐步深入的方法:第一次出現的項鏈里只有一個顏色的規律,第二次出現的項鏈里有顏色和大小兩個規律;由觀察描述再到親自操作,逐步化解重難點。
三、以評促教、浸潤成長
“教而不研則淺,學而不教則枯”。教研活動是幼兒園教育發展的根本,以研促教,引領成長。活動后,江蘇師范大學的王志丹教授、焦小燕教授以及北京路幼兒園秦園長對5位實習生的活動表現進行了全面的點評。
通過此次活動,不僅提升了實習生們自身的專業素養,同時也有效促進了教師與實習生之間的互助共學。活動后實習生們紛紛表示,腳下的路還很長,將會珍惜這次實習機會,在有限的時間里,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學技能,豐富實踐經驗,為今后走上工作崗位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為江蘇師范大學的實訓基地,北幼也將一如既往地做好實習生的指導與培養工作,為所有實習生走上教育崗位、開始職業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
編輯:夏艷、秦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