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二十四節氣里的第三個節氣,“春雷響,萬物長”。驚蟄是一個生發生動的節氣,從這個節氣起,天地萬物開始復蘇,開始正式走向有生氣且生機勃勃的春天。
1.氣象變化特點:
一般每年在3月5日或6日,氣溫回升較快漸有春雷萌動,按照一般氣候規律,驚蟄前后各地天氣已開始轉暖,雨水漸多,大部分地區都已進入了春耕。除東北、西北地區仍是銀裝素裹的冬日景象外,中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已升到0℃以上,華北地區日平均氣溫為3-6℃,沿江江南地區為8℃以上,而西南和華南已達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
2.物候現象特點:
驚蟄分為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黃鸝)鳴;三候鷹化為鳩。"描述已是進入仲春,桃花紅、梨花白,黃鶯嗚叫、燕飛來的時節。按照一般氣候規律,驚蟄前后各地天氣已開始轉暖,雨水漸多,大部分地區都已進入了春耕。驚醒了蟄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種昆蟲的時候,此時過冬的蟲卵也要開始卵化。由此可見驚蟄是反映自然物候現象的一個節氣。
3.農事活動特點:
中國勞動人民自古很重視驚蟄節氣,把它視為春耕開始的日子。唐詩有云:“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此時,華北冬小麥開始返青生長,壤仍凍融交替,及時耙地是減少水分蒸發的重要措施。
驚蟄節氣習俗
我國地域遼闊,不同地區的人們在驚蟄節氣有著很多不同的習俗,列舉幾個: 1、吃梨 在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驚蟄吃梨源于何時,無跡可尋。驚蟄后氣溫明顯升高,人們容易口干舌燥、外感咳嗽。而梨子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這時吃梨,對身體很有滋養作用。2、祭白虎中國的民間傳說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會在這天出來覓食,開口噬人,犯之則在這年之內,常遭邪惡小人對你興風作浪,阻撓你的前程發展,引致百般不順。大家為了自保,便在驚蟄那天祭白虎。3、打小人在民間有驚蟄當日,打小人、去晦氣的習俗。驚蟄萬物萌蘇,天地雷動,人們祈求美好的生活,憧憬幸福的未來,“打小人”習俗正是如此。4、蒙鼓皮響雷,是驚蟄節氣的重要特征。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鳥嘴人身,長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錘,一手連擊環繞周身的許多天鼓,發出隆隆的雷聲。驚蟄這天,天庭有雷神擊天鼓,人間也利用這個時機來蒙鼓皮。5、祭雷神驚蟄的節氣神乃雷神。雷神作為九天之神,地位崇高。各地客家均有俗諺云:“天上雷公,地下舅公。”此語一方面指出了舅父在家族中突出地位,另一方面也暗示雷公是天庭中繼天公之后的重要神祗。
關于驚蟄的諺語:
1. 驚蟄不耙地,好比蒸饃走了氣。
2. 未到驚蟄雷先鳴,必有四十五天陰。
3. .驚蜇刮北風,從頭另過冬。
4. 過了驚蟄節,春耕不能歇。
5. 驚蟄不藏牛。
6. 驚蟄一犁土,春分地氣通。
7. 驚蟄聞雷,谷米賤似泥。
8. 驚蟄至,雷聲起。
9. 二月打雷麥成堆。
10. 冷驚蜇,暖春分。
關于驚蟄的古詩
義雀行和朱評事
唐.賈島
玄鳥雄雌俱,春雷驚蟄余。
口銜黃河泥,空即翔天隅。
一夕皆莫歸,嘵嘵遺眾雛。
雙雀抱仁義,哺食勞劬劬。
雛既邐迤飛,云間聲相呼。
燕雀雖微類,感愧誠不殊。
禽賢難自彰,幸得主人書。
觀田家
唐.韋應物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
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
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
饑劬不自苦,膏澤且為喜。
倉稟無宿儲,徭役猶未已。
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里。
春日雜興
宋·陳棣
料峭寒猶薄,陰云帶晚煙。
雨催驚蟄候,風作勒花開。
日永消香篆,愁濃逼酒船。
為君借馀景,收拾賦新篇。
學生們的驚蟄手抄報:
驚蟄節氣給學生們的話:
今日驚蟄,意味著萬物在一場春雨春雷之后迎來了復蘇,到處生機勃勃!春風吹起來,氣溫升起來,身體動起來,日子長起來,心情好起來,友誼甜起來,生活旺起來,愿你驚蟄節氣到來開心愉快!愿你好好吃飯好好鍛煉,愿你學習厚積薄發天天進步!努力為自己創造一個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