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大馬路小學以新教育理念引領和豐富“生命化教育”內涵,將其融入學校文化建設的血脈之中,努力追求“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通過“引領、驅動、創生”,學校學習解讀新教育理論體系;推進實踐重點項目;以培養種子教師、研發卓越課程、構筑理想課堂,促學校特色發展;家校社協作共建多維健康成長空間,突出實效,擦亮學校教育品牌。
在四(8)班講臺上,同學們正化身“小講師”講述自己的“生命成長故事”。走進教室,學生佟祥羽為大家分享自己克服困難的感悟,同學們聽得聚精會神。
“我想努力學習報效祖國,遇見更好的自己。”最近,四年級學生呂一寒在“生命成長故事”中找到了人生方向和奮斗目標。從每天5分鐘的故事分享中,同學們聆聽同伴的成長故事,找到了榜樣,獲得了力量。
“學生教育重在引領和啟迪”,四年級語文教研組組長李惠介紹,“生命成長故事”依據每月主題展開頭腦風暴,將培養文明習慣、良好品德融入其中,讓同學們在自主活動中知禮明理,在探究和解決問題中形成共同認識,實現自我教育。
圍繞“生命化教育”理念,六個年級分別選擇自然、生命和文化意象為主題,從精神、物型和課程三大文化維度進行班級建設,形成特色的教室文化,師生共筑一間教室的成長。
“營造書香校園”是新教育的底色工程,教師的專業發展是新教育實施的關鍵環節。教導副主任郭潔介紹,自2014年起大馬路小學成立教師“自主成長團隊”,成員每周撰寫一篇讀后隨筆,每月組織一次讀書交流和課例研討,每學期進行一次教學周展示。在系統閱讀與反思實踐中不斷提升專業素養。
讓生命成長留痕。“自主成長團隊、成長小分隊、春曦班主任共同體等不同梯隊的種子教師根據特長研發卓越課程,助力兒童個性發展,帶動更多師生在文字中走向詩意與遠方。”副校長彭蘇華說,這些“最美閱讀者”成為了校園里最亮麗的風景。
“辦一所老百姓家門口的好學校”是徐州市萬科城民主小學積極踐行新教育實驗的初心。秉承“童心教育”理念,學校打造“書香校園”,締造“幸福教室”,研發“卓越課程”,呈現特色新教育的校本化表達,撬動教學變革、改善教育生態,引領師生過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在幸福教室快樂棲居 書寫成長故事
“幸福教室”將教室打造成“圖書館、閱覽室、實踐場、探究室”,成為“師生學習、生活、成長的生命棲居室”。目前,鼓樓區已評選出30間“幸福教室”。
走進萬科城民主小學一(5)班“花兒中隊”,安全標語、書本的構成、文字的演變......室內被各式科普剪貼畫裝點。
“樂種園”“科普儀”“博物館”“拆裝室”等特色課程帶領學生獲得全新成長體驗。
“大家把舊電話機帶來教室一起研究。”走入拆裝室,一位同學向記者介紹各式模型、工具和同學們帶來的“真家伙”。
讓愛心潤澤孩子心靈,打造“關懷教育”特色品牌是徐州市第二十六中學近年來將新教育理念融入學生常規管理、師資隊伍建設、心理健康教育等重點工作中的真實寫照。
學校堅持開展各類特色教育綜合實踐課程,將“每月一事”作為十大行動主線,構建一支高素質中青年骨干教師隊伍,引領師生快樂學習,聆聽世界,全面成長。
“大家一起來拍掌。”陷入負面情緒怎么辦?學校開設的心理互助課程為同學們排憂解難。記者加入“合作快樂學習”心理健康課,跟隨心理健康教師杜瑞花和同學們一起玩小游戲。“我和你,你和我,大家一起往前進。”各組同學分工明確,拍掌、喊口號、數數......教室里頓時熱鬧起來。
三弟子偷吃人參果?大仙要求眾人必須醫活果樹......課本劇組的同學巧用日常材料做道具,戴上“緊箍圈”手拿“九齒釘耙”,用時興的網絡熱詞賦活《西游記》橋段,改編演繹了一場趣味“武打”故事。“只有認真研讀文章,才能代入角色,感受不同作品帶給我們的人生哲理。”九年級學生王維晟說。
教務處主任張蔚介紹,學校充分利用課后服務時間開展“營造書香校園”“培養卓越口才”等活動,每周五根據學生興趣特長和自主選課,開設多彩綜合實踐課、心理互助課和職業體驗課,以關懷為圓心,關注學生可持續發展。
“我們每個月都會來到100多里外的農村,帶著同學們和農村留守兒童共讀經典,陪伴他們一同成長。”青年教師周明玥說。
孩子們一起閱讀,一起談心,一起游戲,相互分享生活的溫情與煩惱。周明玥告訴記者,小志愿者們自發地選擇屬于自己的‘每月一事’,用一個月時間錘煉品格修養,“把公民教育、生命教育貫穿其中,讓每一顆‘星星’心中有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