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間四月天,四月的春風和藹溫暖。一場名師讀名著的報告會,又一次帶給我們力量與溫暖。
4月20日下午兩點半,西探小學的老師們齊聚一堂,共同聆聽來自徐州市銅山區教師發展中心王廣科主任帶來的“重讀杜威的《我們怎樣思維.經驗與教育?》”知識淵博的王主任旁征博引,深入淺出的用豐富的一線教學實踐事例和寬廣深厚的理論依據,告訴我們“什么是反省思維”,教給我們怎樣培養孩子的反省思維?
“引導天賦生長,把好奇引向理智的好奇,把暗示引向深廣的暗示,把無序引向邏輯的秩序。”深刻的話語引人深思,王主任講解清晰,用實例驗證理論獨到的見解,讓我們一線教師深感讀書的力量,高青老師說:“人怎樣思考,便會怎樣生活。”思考的深度和廣度來自于讀書和實踐。王主任的讀書分享讓我們深刻的感悟到,閱讀需廣博!人生的高度得益于閱讀的廣度。“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
閱讀需深厚!不同時期,可以讀不同內容的書籍。新手階段讀教材、教參、教輔類書籍,形成自己的觀點;骨干階段,讀課標、雜志,形成積極的教學風格;名師階段,讀理論書籍,讀科研雜志,形成自己的教學主張;專家型階段,讀專著類書籍,形成自己的思考。
閱讀須得法:在理論和實踐中往返穿梭,且讀且思且行,且行且思且讀,圍繞著某一個點進行展開聯想、聯系,寫點評,把書讀厚。
今天我們讀什么樣的書?
教材類,這是工作的保障;人文類,這是生命的底色;哲學類,這是精神的星空;理論類,這是理性的實踐。
讀陶行知的著作,讀杜威的理論,讀大教育家的著作,我們要細細的讀;要反復的讀;要讀了就講出來;要擴展的讀;要理論聯系實際的讀。
閱讀的廣度,可以改變心靈歷程的長短。
閱讀的深度,可以決定思想境界的高低。
閱讀的方法,可以衡量人之生命的深淺。
每一次的聆聽都是一場精神的盛宴,教師的專業發展離不開閱讀,教師的幸福生活離不開閱讀,讓我們的精神發育史因書籍而充盈豐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