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一個永遠年輕的響亮名詞。盡管青澀懵懂,卻朝氣蓬勃、不畏疲倦,勇于創(chuàng)造。近年來,礦山路小學以“雁陣工程”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積極開展青年教師培訓活動。一大批青年教師通過規(guī)范化的培訓,從教育理念到教學實踐,從專業(yè)成長到思維拓展,都有了長足的進步。
青年教師的成長離不開專業(yè)閱讀,礦山路小學“百日讀書計劃”第五期選擇《做一本老練的青年教師》作為第一本共讀書目,旨在幫助青年教師自我覺醒,從職初的浪漫逐漸建構起教育的理性。
10月11日上午,熱愛閱讀的青年教師們相聚在一起,訴說著自己的感悟,傾聽別人的故事,讓書香流動。
張校長寄語青年教師成長需要謹記三個關鍵詞:一是“堅持“,“深耕”是把一件事做好,“堅持”是把事情一件接著一件做好,所有的大事情,都是通過做成一件一件小事得來的,堅持走“讀寫研究”這條專業(yè)素養(yǎng)提升之路,成長才會N倍加速。二是“超越”,我們不僅要對錯誤、挫折展開反思,更要對“過往正確”進一步認識,打破原有的認知,才能更上層樓。三是“向陽“,多讀書,還要多見世面,關心教育發(fā)展的潮流,關注教育名家的研究方向,尋夢而行,一路追光。
胡明慧老師作為本次讀書沙龍的輪值主持,和各位青年教師分享了她的教育故事。結合書中第一章《走過浪漫,走過幻滅》,她反思了帶第一屆學生的得與失,結合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對“教育情懷,需要理性支撐“這一觀點闡述了自己的理解。
所有熱愛教育的青年教師,都只有以教育理性為基礎,才能長久確立教育情懷,才能順利走過職業(yè)之初vhude浪漫以及稍后出現(xiàn)的幻滅,走進心靈成長的成熟期。
青年教師在交流中對書中觀點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再一次在心底篤定閱讀之所得。
王潔:劉老師在《做一名老練的青年教師》一書中的觀點發(fā)人深省,我一邊讀,一邊反思。作為一名青年教師,年輕是我們的優(yōu)勢,同時也是我們的不足,稚嫩的我們容易在教育過程中感到困惑,感到迷茫。通過讀書,我感受到閱讀、寫作和思考的力量,同時也認真思考劉老師提到的生命的自我覺醒,人的生命絕非只是肉體的形成、發(fā)展和消失,在肉體之外,更有職業(yè)精神、職業(yè)情感、職業(yè)智能三要素左右生命的發(fā)展方向,決定生命的高度和深度,所以,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認識到自己職業(yè)的崇高,找尋教師所帶來的快樂并享受教育過程,追求教育的真諦,鉆研教育理論和教育藝術。通過讀書,我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并深刻反思:在我的教學中,我是否享受教學過程所帶給我的快樂?面對課堂和學生,我是否滿懷愛意?通過讀書,使我現(xiàn)在面對的問題,都有了前進的動力。
呂莎:走過浪漫,走過幻滅,浪漫期是每個教師職業(yè)生涯中必經(jīng)的時期,它是動態(tài)發(fā)展的過程。在浪漫的激情和復雜的現(xiàn)實中,潛伏著無窮無盡的暗流。教師的成長之路不可能一帆風順。但凡心懷理想,必然遭受挫折,挫折無處不在,青年教師要學會承受挫折,不能將自己局限在狹隘思維的牛角尖里。只有足夠強大才能克服困難,盡量把自己置放在更高的平臺上,俯視這些挫折。最后,努力戰(zhàn)勝挫折。
其實青年教師應該尋求克服挫折的方法,第一,可以尋找各種已知條件,第二,小心求解。態(tài)度決定一切,青年教師的心靈成長歷程必然無法避開挫折,所以必須把挫折當作一味苦藥,讓挫折脆弱成為前行中的助力板。在我們行走的教育路徑上,注定有無數(shù)的挫折會一點點磨蝕掉心靈的硬殼,讓我們的心變得脆弱,而我們能夠做到的就是不被挫折擊倒。我們要堅信,挫折永不可怕,可怕的只是跌倒了不再爬起,我們要做的是學會承受挫折。
張婷婷: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目前還處于“浪漫期”,需要加快走進步伐,怎樣做才能快速度過“浪漫期”呢?最重要的是反思,認清自己,很多我之前以為正確的事突然有一天我覺得是錯誤的了,這就叫進步,最大的問題在于錯不自知,所以反思是作為教師成長的必備途徑。尋找自己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我開始將排除一個個困難定成一個個小目標,給予自己清晰而明確的要求:比如我要求自己再次備課時,比上一次要有所突破,可以是內容上、情境上的改變,也可以是作業(yè)上和任務上的創(chuàng)新,并實踐之后努力把這些實踐的過程和反思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
在互動中,張校長在鼓勵、肯定青年教師的同時,也提出了一些個人成長的具體建議。每一次互動,每一次開卷,都為成就一個“更新“的青年教師積攢力量。
讀書是教師最好的修行,也是教師“最長遠的備課”。閱讀的時光是溫暖而美好,分享的時刻充實而幸福。
手捧書籍,就是手捧希望。
開卷讀書,就是打開世界之窗。
我們用一張一張閱讀地圖,
勾勒成長的最佳路徑。
成長自我,成就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