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團采訪車拐進了一所農貿市場,我驚呆了。難道“延安五老”之一的謝覺哉夫人、老紅軍王定國奶奶就住在這兒?這里車多人多,采訪車艱難地“爬行”著,最后擠進一處極普通的居民區。歲月風雨無情地在樓體上剝出密集的黑色斑點。
我們敲開一扇門,“王定國老奶奶住在這兒嗎?”“是的,請進。”一間小房里飄出幾分墨香。王定國奶奶身材不高,但步伐穩健,說話時不停地揮著手,使人想起前蘇聯的老電影《列寧在九一八》。“大家坐,別客氣。”“唷,屋里太熱,到外邊吧。”王定國奶奶招呼著大家,邊吩咐孫子準備凳子。“王奶奶,屋里可以。”“不行屋里熱,孩子們怎能受得了?”幾番推辭,我們最終在室內開始了采訪,只不過沙發旁多了臺“呼呼”叫的電風扇。
領隊老師首先開口“王老,您高壽?”老人家一笑,一揮手“八十八,大前年退的休。”“哦”大家一陣唏噓,“王奶奶身體真好,真棒!”
昨天
王奶奶早年參加紅軍,曾任紅軍總政宣傳隊的隊長,她回憶長征時說:“當年宣傳隊有300人左右,主要搞宣傳跟著大部隊行軍、打仗。有時要直接到部隊的前頭等待大部隊的到來,部隊過來時,要鼓舞士氣,為戰士唱歌、跳舞、快板、說唱,簡直使盡了渾身的解說,目的就是要讓疲勞的戰士們打起精神來,受傷的戰士再燃起斗志,等部隊走的差不多了,宣傳隊再跟著朝前跑。有時,宣傳隊還要下到團、營、連演出。翻山越嶺涉水來到目的地,馬上換上行頭,開始演出。演出完后,宣傳隊要繼續轉轉,找找看看還有沒有人沒看到演出。搞宣傳的,唱歌、跳舞、鼓舞士氣,什么都要會。”王奶奶回憶說。據說,當年紅軍長征到達陜北的女紅軍只有十三人,而王奶奶宣傳隊,健在的僅有三人,這也許就叫歲月無情吧。
著名作家吳伯蕭在《記一輛紡車中》中寫道:“……想起延安的種種生活,在黨中央和毛主席周圍工作、學習、勞動,同志的友誼,革命大家庭的溫暖,把大家團結得像一個人。”也許正是基于此,王奶奶對延安的生活印象極深,而延安精神的精髓是艱苦奮斗,所以王奶奶反復提到勞動。恩格斯說:“勞動創造了人本身。”延安時期,這句話又被賦予了新的含義。當年老蔣妄圖困死紅軍,沒料到“赤匪”越困越強,越困越勇。為什么?王奶奶說:“在延安時,不勞動沒飯吃,真不勞動那就 ‘散伙’,散伙那大伙當然不愿意,共產黨員為人民的解放事業就是要艱苦奮斗,于是毛主席號召‘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開展大生產運功,大家干的熱火朝天,開展種田、挖井,紡線線……”至今王奶奶認為“自己勞動得來的東西,最有價值、最有意義、也最香甜。”
報酬
一九九七年五月九日,被稱為“中國第一貪”的錦州干部趙國利被判死刑,立即執行。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華夏金融第一案”在浙江嘉興宣判,主犯沈加曾被判死刑。
這些人,屬于他們的,拿了;不屬于他們的,要了;國家的資產,他們貪了。他們認為,要東西是該的,不拿會吃虧的。
王奶奶講到報酬。“改革開放后……情況有了變化,變得復雜了,干什么好像少了錢都不行。”王奶奶反復強調“要靠自己的勞動所得,得到的報酬才安心,花的才踏實。而且要遵守國家法律,遵守單位制度,老老實實的工作,認認真真學習,全心全意地工作,甘做人民的公仆。”
王奶奶說得好。“人要明白,出生時啥也不帶,去世時什么也沒有,這叫生不帶來死不帶走。”錢財富貴乃身外之物,這些過眼煙云的載體的‘人’死時一把火燒了,做官何不在人們心中留個好名聲呢!”
時刻準備著
一九九六年七月二十九日,日本首相橋本龍太郎以“首相身份”,在靖國神社參拜供奉著二戰時期的日本戰犯。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綜合國力的增強,反華勢力在國際上大造“中國威脅論”,不斷攻擊日漸強大的中國,這一點中國人都明白,王奶奶是老一輩革命家,更有發言權:“敵人在想辦法瓦解我們,我們不稱霸,但我們要強盛,強盛了敵人就不敢欺負我們。”“香港、澳門回歸了,表明我們強大了。以后還有臺灣等地都要回歸到祖國的懷抱,你們這一代人要牢記,少年強則國家強,你們要好好學習,掌握本領,把祖國建設得繁榮強大,要保護好國家的領土完整、”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領土的完整永遠高于一切。
從進口水果談起
——報載,一九九六年起,大批洋水果在市場上路面,充斥在中國的大街小巷。而國貨山東“小國光”蘋果無人問津,大批積壓變質。
此時王奶奶又叫孫子洗桃了。
我們許多東西是沒有的,還有的我們拿不出去,不說別的。王奶奶敲著放桃子的碟子:“這些是大蘋果,大香蕉都是國外進來的,都是花我們賺的錢啊,我們的水果拿不出去啊!”洋貨蜂擁而至與國貨的擠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光從水果上講,是顧客好奇的心里促其購買外國的,但對于中國,是否又蘊含著一層含義呢?
“二戰時,日本是戰敗國,中國勝利了。但為什么現在他們的經濟比我們發達?”王奶奶揮著手,“他們有科技呀!”何止一個日本,德國也是戰敗國,不也是成了從碎石瓦礫中崛起的歐洲強國嗎?戰爭是正義與邪惡的較量,經濟實力的競爭同樣關系到一個國家的生死存亡。“在當今世界,國際上的經濟競爭,在很大程度上是人才和智力的競爭、”這一點已成為人民的共識。
“現在的問題就是要自強,要自強就要有人才,素質高,科學性強,有戰斗力。”王奶奶指著我們“你們要成為人才,建設國家,這樣人家就不敢欺負我們,希望在你們身上了。”
“中國還有幾千萬貧困人口,還有很多人要吃飯,中國田少,又要發展科技,還要艱苦奮斗,但還是需要人才。”
八十八歲,一個被人民視為坐享天倫之樂的年齡,王奶奶還十分關注世事。也許是毛主席為她的“再接再厲”仍激勵著王奶奶,也許是革命前輩的身份和開國的曲折使她對當代仍有一份責任感,王奶奶在關注著中國,關注著世界。
步行上學的小學生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王奶奶說:“教育孩子主要是觀念問題。”“謝老告訴我們,要好好的勞動,要自己養活自己,不要依靠別人,要自主。”我的女兒謝亞霞和兒子謝亞旭在海淀區上學時,家離學校二十多公里,平時住校,只有在星期天才能回家一次,二十多公里的路程,謝老不準用車接,于是讓他們坐車。
人們不明白,馬拉松似的回家路,兩個孩子什么時候走到?他們的爸爸謝老為什么不用車接?因為路要自己走……
延安小米與第一代獨生子女
——老三屆學生的子女是我國第一代獨生女,被稱為“中國第一代在電視機前長大的孩子。”在一家優先招收老三屆子女的餐館中,老板看到的是聊天打牌,門可羅雀,當服務人員全換做當代打工者后,老板財源旺盛。
王奶奶回憶延安時,在艱苦的歲月里,孩子沒有奶吃,大人就把小米嚼爛喂給孩子。一位母親緊抱著哭鬧的孩子,嚼著小米,和著唾液送到那微張的小嘴中,孩子艱難吞下,哭聲小了下去,母親又去嚼小米……
現在,王奶奶家六個孩子都成了才,老大謝飄搞經濟,老二謝飛做導演,老三謝列搞遠洋,老四謝去做通訊,老五謝亞霞是醫學博士后,老六謝亞旭是行政工作者。謝飛執導的《湘女瀟瀟》《火娃》等六部影片在國際上獲獎。而且捧回了八八年法國蒙特利埃電影節的“金熊獎”,謝亞霞在歐洲工作,幾乎跑遍了整個歐羅巴洲,傳播中國醫學。……王奶奶幾個孩子都成才了,這全靠他們自己,只要有用就行了。
今天
老人愛回憶過去,回憶一生中最難忘的時光,最難忘的事情。
在王奶奶家客廳的墻壁上,畫滿了字畫。有毛主席的絲織像,目光深邃。有謝老的畫像和藹可親,尤其是胡須,好像在微微顫動,使人覺得謝老正要開口說些什么,還有李琦所作的水墨畫《我們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幾條柔和的線條勾勒出這位世紀偉人的慈祥、樂觀……
引人注目的是客廳上方陸定一創作的《紅軍長征歌》的歌詞,這是王奶奶背誦寫出來的,小楷所書,大概有千字左右。現在王奶奶可以唱出來。聽:“十月里來秋風涼,中央紅軍遠征忙,星夜渡過于都河,古陂新田打勝仗……”聲音不大,卻能把人帶到“紅軍不怕遠征難”那艱難的歲月中去……
王奶奶作畫,至今已有九年歷史,我們有幸見到幾幅,其中一幅《雄鷹展翅》,還是王奶奶專程到東北對鷹觀察寫生后完成的大作。給人印象比較深刻的是那幅《橫渡嘉陵江》,左上角是中央軍委副主席劉華清將軍的題名“橫渡嘉陵江”,左下角是一座敵人的碉堡,旁邊是延伸的蘆葦蕩,一律向前方的紅軍微彎著腰,近處的一艘小船上,一位紅軍戰士站在船頭,緊握著槍把,像是縱身上巖,后面的船只逐漸模糊,延伸到天際,但隱約可以看到點點紅光——那顆閃閃的紅五星。這幅畫長近三米,可知王奶奶幾天完成?王奶奶說“用了整整兩天” 。
現在王奶奶八十八歲還經常出去走走看看,就是在家也閑不住。采訪過程中王奶奶接了數次電話,有一次是她的孫女把無繩電話送到她手中,手持大哥大,儼然一位領導,然而是位老太太了。“我很忙,有許多事情要做。”幾天后,我們與王奶奶電話問候時她說。
小海燕記者團汪慧宇
編輯整理、照片提供陳曉